1月27日,是位於波蘭的納粹奧斯威辛集中營解放80周年紀念日,一些最後的倖存者返回遺址,與世界領袖們一同紀念在此被屠殺的110萬人。許多倖存者如今已90多歲,這可能是他們最後一次親自參加紀念活動。
多國領袖出席紀念儀式
波蘭杜達最先到達紀念儀式現場,他表示,政府保護奧斯威辛集中營遺址,是為了保存記憶,讓世界不再發生慘痛的人類災難。
奧斯威辛集中營位於波蘭南部,於1940年由納粹德國建成,是納粹德國二戰期間在波蘭境內設立的最大集中營,囚禁了包括波蘭人在內的許多國家的人員,其中以猶太人居多。數據顯示,納粹德國在奧斯威辛集中營殺害了至少110萬人。
1月27日,約50名大屠殺倖存者重返集中營遺址,在當年納粹處決猶太人的死亡之牆前獻花和擺放蠟燭,緬懷受害者。
隨着倖存者逐漸邁入高齡並接近人生的尾聲,今年的紀念日更加深刻動人。而當戰爭再次來襲,他們當年的警示變得更加重要。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曾在2005年受邀出席紀念活動,彰顯了蘇聯在解放奧斯維辛以及擊敗納粹德國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但由於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他已不再受歡迎。
“我們悼念受害者,但同時也慶祝自由。而讓一個顯然無法理解自由價值的國家出現,是難以想象的。”博物館館長彼得·茨維辛斯基(Piotr Cywiński)表示。
德國總理朔爾茨、英國國王查理斯三世、法國總統馬克龍、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等多位領袖出席紀念活動。以色列則由教育部長基什 (Yoav Kisch) 代表。各國領袖將不會發言,主要聆聽倖存者發言。
奧斯威辛-比克瑙博物館和紀念館發言人薩維奇(Pawel Sawicki)說:「我們所有人都清楚,這是最後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周年紀念日,我們可以看到一群倖存者出現在現場。」
1945年1月27日,蘇聯紅軍解放了奧斯威辛集中營。1947年7月2日,波蘭國會立法將奧斯威辛集中營遺址闢為殉難者紀念館。2005年11月1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1月27日定為「國際大屠殺紀念日」。
歐盟主席呼籲“永不遺忘”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紀念儀式前夕表示,歐洲有責任紀念納粹大屠殺的受害者。
馮德萊恩星期日(1月26日)在社交媒體平台X的帖子中寫道:“明天是奧斯威辛-比克瑙納粹集中營解放80周年。我們永遠不會忘記被冷血謀殺的600萬猶太人和大屠殺的所有受害者,” “隨着最後的倖存者逐漸離世,作為歐洲人,我們有責任銘記那些無法言說的罪行,並緬懷受害者。”
歐盟委員會總部大樓在星期日夜間點亮燈光和字樣,向大屠殺的受害者致敬。
馮德萊恩並說:“反猶主義正在歐洲再次抬頭。我們必須在網上和線下對抗反猶主義,比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
由於國際法院的逮捕令,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沒有出席計畫,由以色列教育部長約夫·基施(Yoav Kisch)代表參與活動。
剛上任的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指定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和商務部長候選人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率領一個總統代表團訪問波蘭出席儀式。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0年至1945年,約有110萬人在臭名昭著的奧斯威辛集中營喪生,其中大部份是猶太人。今天,該集中營轉型成為一座博物館和紀念館,也是波蘭參觀人數最多的場館之一。2024年,超過183萬人訪問了該地。
建立“反極端主義項目”
除了紀念儀式,美國組織“反極端主義項目”(The Counter Extremism Project)將奧斯威辛集中營指揮官魯道夫·霍斯(Rudolf Höss)當時的住所,改建為致力於打擊極端主義的研究中心,並在27日集中營解放80周年紀念日當天開放大眾參觀。
這一項目是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贊助下,與奧斯威辛博物館合作啟動。
反極端主義項目首席執行官馬克∙華萊士(Mark Wallace)說:“我的夢想,以及我們所有同仁的夢想,是讓每一位來到這裡的訪客、學者和研究員,無論他們來自何處,都能採取行動,對抗極端主義和反猶太主義。”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誠邀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