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日前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否認聯邦政府目前計畫對“北溪-2號”管道恢復運營進行認證。並表示,本屆政府將堅決支持歐盟委員會的提案,此舉屬於“對俄羅斯追加制裁”的一部分。而在野黨“綠黨”和“左翼黨”呼籲聯邦議會展開調查:前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是否違背自己對單方面依賴俄羅斯能源後果的判斷轉而犧牲德國的利益?
綜合媒體報道,“黑紅聯盟”政府總理梅爾茨上周四(15日)接受德國《時代周報》(Die Zeit)採訪時表示,德國目前沒有計畫對“北溪-2號”管道恢復運營進行認證,“這種情況不應該改變”。並稱,此舉屬於“對俄羅斯追加制裁”的一部分。
梅爾茨本月9日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會晤,歐盟(EU)委員會此前已經發出建議,稱“北溪”應被列入戰後全面終止對俄能源依賴的行動清單之中。既然能源已成為克里姆林宮的“戰略武器”,那麼斬斷輸氣管道,令這兩條年輸氣能力超過550億立方米的主幹道,淪為歐洲能源地圖上最昂貴的廢墟。
報道說,在能源戰略的棋盤上,德國曾一度將“北溪2號”視作通往工業復興的主動脈。2022年俄羅斯軍事入侵烏克蘭前,俄羅斯是歐盟最大的單一天然氣供應方。俄羅斯通過“北溪”管道、白俄羅斯-波蘭管道、烏克蘭管道和黑海海底“土耳其溪”管道向歐洲國家輸氣。
此前有多家外媒報道,美俄近期就俄烏停火舉行談判時討論了重啟“北溪-2號”管道的可能性。雙方擬議由美國投資方從俄羅斯購買天然氣,再貼以美國品牌向歐洲轉售。
觀察人士指出,被德國新政府的最新表態明確釋放出即便俄氣廉價,柏林也決意放棄,以防重蹈2022年“被能源脅迫”的信號。如今,梅爾茨親手釘上了封條,也無疑打臉至今仍無悔當初批准“北溪2號”管道建設的前總理默克爾。
德國聯邦議會“綠黨”第一秘書長艾琳·米哈利奇(Irene Mihalic)向德國《明鏡周刊》(Der Spiegel)表示:“這位前總理及其政府在‘北溪-2號’項目中所扮演的角色迫切需要得到全面的澄清。黑紅聯盟政府必須毫無保留地公開事實,並全面告知相關委員會。”
她表示,其目的是向公眾闡明,德國聯邦政府可以在多大程度“故意讓我們的國家單方面依賴俄羅斯天然氣,以至於造成我們今天所知的嚴重後果”。米哈利奇說,那些不詳細評估過去錯誤的人很快就會再次誤入歧途,並天真地踩進下一個陷阱。
左翼黨主席范•阿肯(Jan van Aken)告訴《明鏡周刊》:“上屆黑紅聯盟政府讓我們依賴俄羅斯天然氣,這一問題必須立即在議會得到澄清。同樣需要澄清的還有紅綠燈聯盟政府在液化天然氣終端上投資的數十億歐元。”范•阿肯公開呼籲成立調查委員會。“當然不會和德國選擇黨合作,但或許社民黨和基民盟中有一些正直代表對這一澄清有興趣。”
“綠黨”和“左翼黨”缺乏成立調查委員會所需的必要票數。不過兩黨都嚴格排除在這一問題以及其他問題上與“德國選擇黨”進行合作。
此前,綠黨其他政客也曾就德國依賴俄羅斯天然氣問題嚴厲批評默克爾領導下的前黑紅聯盟政府。
據報道,德國政界再次出現上述批評聲音的背景是《南德意志報》(Süddeutsche Zeitung)的一篇報道。報道稱,總理府雖然已經注意到了有關德國嚴重依賴俄羅斯天然氣及相關公司的警告,但並未採取適當行動。
曾在紅綠燈聯盟政府中擔任經濟和能源部議會國務秘書的邁克爾·凱爾納(Michael Kellner)告訴該報:“安格拉•默克爾知道這些風險,但卻故意忽視它們。她這樣做,並沒有履行避免國家受到傷害的就職誓言。”
綠黨主席費利克斯·巴納扎克(Felix Banaszak)告訴該報:“如果議會不做出嚴肅澄清,那麼這些至今仍懸而未決的問題將無法得到解釋。”
有消息人士稱,該報已向總理府和聯邦各部索取迄今尚未公開的文件材料。該案涉及2015年,即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後,德國向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出售天然氣儲存設施的交易,以及當時德國政府對“北溪-2”管道項目的態度。
消息人士透露,總理府內部曾指出,出售天然氣儲存設施將帶來風險:“通過控制重要的天然氣儲存設施,Gazprom將直接對客戶的(能源)供應安全負責。”報道稱,不過當時西格瑪·加布里埃爾(Sigmar Gabriel)領導的聯邦經濟部曾辯稱,無論如何都無法阻止這筆出售。《南德意志報》表示,默克爾辦公室只是告訴該報,現任聯邦總理府對此事負責,因為相關文件都保存在那裡。
歷史回眸:
2006年:北溪公司(Nord Stream AG)成立,負責項目的規劃和實施。俄羅斯國有公司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和幾家歐洲能源供應商參與其中,因為不僅德國對天然氣業務感興趣。
2010年:北溪1號管道開始建設。這是一條長達1224公里雙管道,連接俄羅斯的維堡(Vyborg)與德國前波美拉尼亞州的盧布明鎮梅克倫堡(Mecklenburg)。
2011/2012年:北溪1號管道啟用,運營商聲稱該管道至少可以為歐洲供應天然氣50年。根據北溪公司的數據,建設成本總計74億歐元。
2013 年:北溪2號管道開始規劃,這是另外兩條全長1250公里的管道,基本上與北溪1號管道平行運行。
2014年:3月,俄羅斯非法吞併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Crimea Peninsula)。德國總理默克爾決定繼續推進管道項目。
2015年:首批北溪2號管道合同簽署。再次由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和幾家歐洲能源供應商參與。
2021年:“北溪-2號完工後,進入經營審批程序。
2022年2月21日: 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宣布承認烏東2個分離地區為獨立國家,並派出“維和部隊”進駐,隨即引發國際社會強烈譴責。
2月22日:時任德國總理肖爾茨(Olaf Scholz)下令暫停北溪2號管道的認證,從而中止了審批程序。
2月24日: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北溪項目的批評者認為自己的擔憂得到了驗證。通過北溪1號管道的天然氣供應仍在繼續,但由於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交易量減少。
7月/8月:俄羅斯關閉了北溪1號管道,聲稱是出於維護原因,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將其歸咎於一台有缺陷的渦輪機。後來天然氣供應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恢復,但在8月底完全停止。歐盟成員國進口俄管道天然氣的比例從2021年的40%降至2023年的約8%。
2022年9月26日,“北溪-1號”和“北溪-2號”在丹麥、瑞典附近海域發生劇烈爆炸,大量天然氣泄漏。調查發現,4條管道中的3條發生泄漏,疑遭人為破壞。
川普(Donald Trump)今年1月就任美國總統後,着力推動俄烏開始和平談判。此前多家外媒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作為推進和談的行動,美國中東問題特使與俄方官員討論了恢復俄羅斯向歐洲供應天然氣,方式包括美國企業參股“北溪”管道項目或購買俄羅斯天然氣,再貼以美國品牌向歐洲轉售。俄羅斯外交部3月底證實,確實“有關於‘北溪’天然氣管道的討論”。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誠邀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