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憲報》(La Gazette)星期天(15日)公布了一項政府公告,前總統尼古拉·薩科奇(Nicolas Sarkozy)因腐敗罪被判實刑一年,並被剝奪法國最高榮譽之一——榮譽軍團(Légion d’honneur)勳章。這是繼1945年8月與納粹合作的菲利普·貝當(Philippe Petain)元帥因叛國通敵罪之後,法國第二位被剝奪這一最高榮譽的國家元首,同時也被除名於國家功績勳章(Ordre national du Mérite)行列。
綜合法國媒體報道,取消勳章的決定由榮譽軍團勳章主管、前法國軍隊總參謀長弗朗索瓦·勒孔特(François Lecointre)上將簽署,並通過公告已正式生效。根據榮譽軍團授予規定,一旦受勛者被最終判決犯有罪,並被判處一年以上的實刑,其勳章將自動被撤銷。去年12月,法國最高法院駁回薩科齊的上訴,使對他的定罪成為終審判決。
在涉及的案件中,薩科奇被認定在2014年其總統任內,試圖通過其長期律師蒂埃里·赫爾佐格(Thierry Herzog)與最高法院的法官吉爾伯特·阿齊伯特(Gilbert Azibert)達成“腐敗交易”,以獲取涉案信息。律師赫爾佐格與前大法官阿齊伯特也被巴黎輕罪法庭判處3年徒刑,其中一年實刑。
薩科齊最終被判處三年監禁,其中一年需在電子監控下執行,並佩戴了三個月的電子手環。他在5月中旬因年滿70歲獲准摘除電子手環。
薩科齊一直堅稱自己無罪,並已向歐洲人權法院(ECHR)提起申訴,其律師帕特里斯·斯皮諾西(Patrice Spinosi)強調此案“尚在審理中”,希望屆時能撤銷原判,從而“連帶撤銷”此次剝奪榮譽勳章的決定。
報道說,薩科齊2007年至2012年執政,於2012年總統選舉中敗給了社會黨候選人法蘭索瓦·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這位右翼前總統自卸任後司法陰影不斷纏身,從腐敗到競選陣營資金不合法,再到接受利比亞前領導人穆阿邁爾·卡扎菲(Moamer Kadhafi)的百萬競選(2007年選舉)資金幫助,不一而足,在法國引起震撼,但他否認全部指控。
2016年,在角逐中右翼總統候選人提名的初選失敗後,薩科齊退出了政壇,但依然在其黨派共和黨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幾周來,有關薩科齊將被剝奪榮譽軍團勳章議題引發政界尤其是右翼的爭議,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今年4月曾在訪問馬達加斯加期間表達保留意見,稱“我認為這不是一個好決定”,並表示“尊重歷任總統非常重要”。但根據現行法規,總統僅在部分紀律程序中擁有決定權,而本案屬於“自動撤銷”範疇,馬克龍並無干預權。
勒孔特將軍三月在談到薩科齊案時承認,授勛者被取消勳章的 “恥辱 “”極其痛苦”。 但他同時表示,按規定進行處罰對於保持榮譽軍團勳章的 “模範性 “非常重要。
據報道,除“監聽案”外,薩科齊還捲入多起司法調查,包括他涉嫌收受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提供資金 資助其2007年總統競選活動案,該案今年初開庭審理,預計將於9月底宣判。
據維基百科資料顯示,尼古拉·薩科奇的全名為:尼古拉·保羅·斯特凡納·薩科齊·德納吉-博喬(法語:Nicolas Paul Stéphane Sarközy de Nagy-Bocsa),1955年1月28日出生。薩科奇的父親帕爾·薩科齊(Pal Sarkozy)是匈牙利人,1944年逃離蘇聯紅軍佔領的匈牙利,後作為難民到達法國巴黎,並在那裡工作,迎娶了一個有法國、希臘和猶太血統的醫生的女兒,兩人育有三子,尼古拉·薩科齊排行老二。後兩人離婚。
1978年,薩科齊取得巴黎第十大學(Université Paris X)的法律學學士學位。後於1979至1981年間入讀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 Po Paris),惟終因英語不及格而未能取得碩士學位,隨即開展其政治生涯。
薩科齊1978年步入政壇,起先在巴黎西部小城塞納河畔納伊(Neuilly-sur-Seine)擔任市議員,並於1983年當選為該市市長。
1993年至1995年期間,薩科齊進入右派政府工作,出任預算部長。1999年的歐洲選舉中,薩科齊領導的保衛共和聯盟只獲得11%的選票,一度退出政壇。
2002年的法國總統選舉中,他加入支持當時的總統雅克·希拉克(Jacques Chirac)連任的陣營。希拉克成功連任之後,薩科齊出任了作為政府第二首腦的內政部長,主要工作是包括改革法律,和調停中央和地方的行政關係。他在擔任內政部長期間,採取了一系列相對強硬的政策,2005年巴黎騷亂就是在他的指導之下鎮壓平息。在任期間他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時也獲得了不少民意支持,為日後競選總統打下了基礎。
薩科齊於2007年參與總統大選。他先於2007年1月14日取得“人民運動聯盟”(Union pour un mouvement populaire)參與法國總統大選的黨內代表權,然後在多項調查中一直領先。經過兩輪投票,於2007年法國總統選舉中獲得53%選票,擊敗瑪麗-塞戈萊納·羅亞爾(Marie-Ségolène Royal)成功當選,成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之第6任總統,正式入主愛麗舍宮。
薩科齊就任總統後,曾前後六次訪問中國,與北京的關係在金融危機之後一度平穩發展。2008年,他曾高調批評中共治理西藏的手段,以及因為會見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和抵制北京奧運等事件,與北京關係越來越差。
2012年5月6日,薩科齊連任失敗,在第二輪投票以3個百分點差距敗給左翼的奧蘭德,主因是不少選民無法接受他所推出的緊縮措施,以及愛炫耀浮誇、不接受旁人意見等個人風格,但他的得票率卻顯示他仍有一定的支持度。5月15日正式離任。
薩科齊卸任後,因政治獻金問題受到司法調查。後有來自法國司法部門的消息證實,針對前總統薩科齊在2007年競選期間涉嫌收受非法政治捐款的刑事調查已經被撤銷。
薩科齊計畫於2017年再次參加總統大選,他批評奧朗德“完全缺乏領導能力”,“看着今後五年法國將陷入千瘡百孔的危險境地,我在2017年將別無選擇……從道義上講,我不能讓法國人民失望。”
2014年7月1日,薩科齊被國家司法警察總部廉政辦公室拘留並接受訊問。這是1958年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宣告成立以來,第一次有前總統因涉嫌違法遭到警方拘留。7月2日,薩科齊因為涉嫌探聽司法機密和貪汙,正式開始接受司法調查。
2018年3月21日,薩科齊因被爆料收受卡扎菲的非法獻金而被法國警方拘留,在被關押48小時後獲釋。
案件於2020年11月23日在巴黎開庭審理,檢方要求對薩科齊判處4年有期徒刑,其律師赫爾佐格和前高級法官阿齊伯特緩刑兩年。
2021年3月1日,巴黎刑事法庭判決薩科齊因賄賂法官、阻礙對政治獻金的調查,有期徒刑3年,緩刑2年。
2024年12月18日,法國最高法院維持此前薩科齊有期徒刑3年的判決。不過薩科齊不用在監獄服刑,而是佩戴電子手環。2025年6月15日,薩科齊的法國榮譽軍團勳章被剝奪。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誠邀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