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外長讓·諾埃爾·巴羅(Jean-Noël Barrot)周一(21日)抵達烏克蘭首都基輔,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旨在力挺烏克蘭抗擊俄羅斯的侵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與巴羅會晤後表示,法國企業正計畫在烏克蘭啟動生產無人機。
據法新社報道,俄羅斯星期天(20日)的新一輪襲擊了烏克蘭首都基輔的四個地區,造成至少一人死亡、兩人受傷,此外,當地一家幼兒園還發生火災。
法國外長巴羅周一在基輔解除空襲警戒後不久抵達烏克蘭首都,先後與烏克蘭外長西比加(Andriï Sybiga)、總統澤連斯基,和新總理斯維里堅科(Yulia Svyrydenko)會面。
法國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法國和歐盟對俄羅斯政權實施新一輪大規模製裁之後,法國外長將就法國對烏克蘭的支持提供一份階段進展報告,評估法國對烏克蘭的支持。”
聲明還表示,鑒於俄軍持續對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進行定期打擊,威脅到烏克蘭及歐洲大陸安全,外長將訪問切爾諾貝利(Chernobyl)核電站。
法國為修復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安全殼”做出了貢獻,該安全殼在今年二月被俄羅斯無人機破壞,但那次襲擊並未造成放射性物質泄漏。
當天,巴羅在他的X社交平台上發文說,昨晚,俄羅斯襲擊了基輔的四個地區。地鐵站、商店、幼兒園和學前班都遭受了克里姆林宮致命暴力的衝擊。他還貼出自己到訪基輔的照片。巴羅表示,“作為歐洲人,我們將繼續向弗拉基米爾·普京施加更大壓力”。
這位年僅42歲的法國外長曾表示,當今的俄羅斯將其 GDP 的10%用於國防,這占其預算支出的40%。俄羅斯對歐洲大陸的安全構成“生存威脅”。
報道說,上周五(18日),歐盟針對俄羅斯侵烏戰爭實施的新一輪制裁,特別包括將俄羅斯向第三國出口石油的價格上限降至低於市場價值15%。
而就在法國外交部長讓·諾埃爾·巴羅就抵達了基輔之前,英國陸軍總參謀長拉達金(Anthony Radakin)上周六(19日)對烏克蘭進行了閃電訪問,會見了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瑟爾斯基(Oleksandr Syrskyi),釋放一個烏克蘭武裝部隊的前線形勢正處在極其危險境地的信號。
拉達金抵達之際,俄軍在多個前線地區的軍事行動顯著活躍。烏克蘭方面被迫承認,該市的煉油廠和汽車站已經被俄軍佔領。當前,約有四千名隸屬於烏克蘭武裝部隊第127領土防禦旅和第57機械化旅的士兵在沃爾昌斯克遭到包圍,他們曾試圖利用周邊林地抵擋俄軍的進攻。根據當地的最新情報,烏克蘭的部隊目前被迫調動預備隊以加強對該市的防禦。
據報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與巴羅會晤後表示,法國企業正計畫在烏克蘭啟動生產無人駕駛飛機。眾所周知,如今無人機已經成為烏克蘭軍事戰略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器。
上個月,法國政府正式要求汽車大廠雷諾(Renault)在烏克蘭境內生產軍用無人機,協助烏克蘭抵抗俄羅斯的軍事入侵。
法國防長勒科努(Sébastien Lecornu)表示,這是法國汽車企業跟國防企業間前所未有的合作模式,也是法國企業首次直接在烏克蘭境內製造軍事武器。
勒科努指出,法國企業在烏克蘭設立無人機生產線,將會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不僅烏克蘭能獲得所需要的軍事裝備,法國軍隊也將從中受惠,因為他們能藉此獲取第一線實戰經驗,提升自己的戰術和作戰能力。
勒科努還說,這些參與合作的企業將會聘用當地的烏克蘭勞工來經營這些新設立的生產線,因此無需特別派遣法國的技術人員進駐烏克蘭。
事實上,烏克蘭最近一直積極鼓勵西方企業投資烏克蘭的國防工業,並希望外國公司能跟烏克蘭軍事裝備製造商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或合資企業。
德國軍火大廠“萊茵金屬公司”(Rheinmetall)執行長阿明·帕珀格(Armin Papperger)在今年2月的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曾透露,該公司目前正在烏克蘭境內興建一座彈藥製造工廠,預計最快明年就能正式投產。 另外,該公司早就已經在烏克蘭境內設立一間維修外國軍事裝備的工廠,提供當地急需的後勤服務。
今年2月,烏克蘭戰略工業部長赫爾曼·斯梅塔寧(Herman Smetanin)也特別宣布,法國著名的航空及國防電子公司泰雷茲集團(Thales Group)已經跟烏克蘭國防工業集團正式簽訂協議,成立合資企業。這家新成立的合資企業未來將專註發展防空系統、雷達偵測系統、電子作戰以及軍事通訊等領域的技術方案,希望強化烏克蘭國防。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誠邀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