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裡米亞橋10月8日發生大爆炸後,普京在10月10日舉行的安全委員會會議上指控,克裡米亞大橋被炸是烏克蘭做的。CNN主編華爾希(Nick Walsh)對此分析,大橋被炸對普京來說,是一個重大打擊,而他此時正在面臨兩個艱難的選擇。
路透社報導說,俄羅斯調查委員會主席巴斯特裡金(Alexander Bastrykin)說,初步調查顯示,克裡米亞大橋被炸,其組織者、執行者和策劃者是烏克蘭的安全機構。他還透露,除了烏克蘭之外,有俄國公民和一些外國也涉入協助准備了這次襲擊。目前,烏克蘭方面否認這次襲擊是他們所為。
10日,包括基輔在內的烏克蘭多個城市遭到俄軍飛彈炮擊。外媒指出,俄羅斯展開了報復行動,基輔至少遭到4枚導彈連環攻擊。烏軍指出,俄羅斯今早至少發射75枚導彈,基輔市中心已經被炸得滿目瘡痍。有民眾拍下俄軍導彈來襲時,烏軍出動防空系統試圖攔截的畫面。但俄軍導彈數量很多,烏軍無法全數攔阻。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全國各地都有傷亡,並痛批俄羅斯想要毀滅烏克蘭,將烏克蘭從地表上抹除。
CNN國際安全事務主編華爾希撰文分析,大橋被炸,讓普京抓狂,這暴露了俄軍20世紀的驚人弱點:就是很多物資需要鐵路才能移動。俄國必須考慮大橋有再次被炸的可能性,現在可能要將部分物資改由海運及高度危險的航空運輸支援克裡米亞和前線俄軍。
華爾希還提到,普京面臨兩難的決策,因為赫爾松的俄軍因為補給問題已在撤退。而大橋爆炸更加劇這種狀況。所以,普京必須提前作出關於佔領烏南的戰略選擇,就是要加派軍隊還是要部分撤軍。
除此之外,俄軍在赫爾松的防線出現大崩盤情況,北部防禦已經被烏軍擊垮。據了解,烏軍在赫爾松部分地區的兵力比俄軍多幾倍,除了數量不足外,俄軍的士氣全無,已有俄軍掛白旗投降。而士氣也是戰場成敗的關鍵。
時政評論人章天亮教授也分析指,克裡米亞大橋是2018年5月由普京親自剪綵的,大橋被炸也正值普京迎來70大壽,這讓普京顏面盡失。另一方面,克裡米亞大橋在後勤層面對莫斯科當局至關重要。
章天亮還談到,克裡米亞半島和俄羅斯相連,這是戰略要道。俄軍正在赫爾松和烏軍作戰,俄軍的物資一條是從頓涅滋克和盧甘斯克運過來,另外一條就是從克裡米亞運上來。這對於俄軍補給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大橋斷掉的話,克裡米亞半島沒有足夠的物資保障赫爾松地區的供應,對俄羅斯不利,因為俄軍在赫爾松地區有精銳部隊25,000人,烏軍是10幾萬人,如果烏軍把俄軍趕到克裡米亞半島上,克裡米亞北部又被烏軍包圍,而大橋又被炸的話,那克裡米亞就是一個孤島。現在冬天快到了,衣服食物補給對俄軍來說就很重要,所以大橋被炸,對俄軍的心裡有重大打擊。」章天亮說。
在基輔遭到俄軍無差別轟炸後,西方國家紛紛發聲。歐盟和北約都譴責俄軍發射導彈無差別攻擊平民目標,讓情勢進一步升級。
歐盟發言人史丹諾(Peter Stano)更是指出,「這種針對平民的無差別攻擊行為構成戰爭罪。」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10日和澤連斯基通話,對基輔遭到導彈攻擊表示極度關切,並承諾增加對烏軍事援助。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也已和澤連斯基通電話,向他保證德國和其他G7國家將力挺烏克蘭。
最嚴厲的還是美國,美國安會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表示,「美國幾乎每日都和烏克蘭保持聯系,並且會持續提供他們安全上的協助。」他強調,「普京既然開啟了這場戰爭,那麼他也可以在今天結束,只要把軍隊撤出烏克蘭就可以。」「烏俄雙方都需要藉由談判來結束戰爭,但普京卻招軍吞並,這是在火上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