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會共諜案疑雲持續延燒,兩名主要受牽連的國會議員日前致函首相斯塔默(Keir Starmer),要求將中國與俄羅斯和伊朗並列,納入“外國影響登記制度”(FIRS)的“加強管控”等級,並制裁與國會共諜案有關的中方官員。工黨政府正面臨巨大壓力。
綜合媒體報道,英國在野黨保守黨籍國會議員圖根哈特(Tom Tugendhat)和卡恩斯(Alicia Kearns)在聯名信中指出,曾任國會議員幕僚的凱希(Chris Cash)和在中國擔任教師的貝瑞(Chris Berry)二人,由於涉嫌為中共從事間諜活動遭起訴,案件卻未能進入審判程序,顯示英國政府輕忽外國干預活動的嚴重性,令人憂心。
信中強調,此舉是向英國的敵手傳達危險訊號,即他們可以對英國民意代表展開間諜活動,卻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不採取行動就是展示軟弱,而軟弱將招致侵略”。
在野保守黨影子內閣曾擔任安全事務國務大臣的圖根哈特和前國家安全與保障事務國務大臣卡恩斯呼籲斯塔默將北京列入“外國影響登記制度”的“加強管控”級別,對涉嫌參與英國議會中共間諜案的中方官員實施制裁;並稱他們在中共間諜案中遭到監視,呼籲首相應該趁此機會採取一系列行動,以保障國家安全。
圖根哈特和卡恩斯近日也數度在國會質問,為何檢方突然在今年9月宣布對凱希和貝瑞撤訴。
報道說,針對兩名涉嫌為中共從事間諜活動的男子,其中包括一名英國議會前研究員的指控被撤銷,斯塔默首相領導的工黨政府和英國王家檢察署在此事中扮演的角色正受到密切關注。
據《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19日報導稱,被撤銷的中共間諜案的兩名嫌疑人之一的貝瑞(Christopher Berry)先前在一次從中國飛往倫敦希思羅機場後,被英國警方根據反恐法攔下,當時他被發現攜帶着一個“裝滿現金的手提箱”。當時,貝瑞的手機和筆記本電腦被警方沒收,隨後警方透露了他與來自愛丁堡的現年30歲的英國議會研究員卡什(Chris Cash)的關係。卡什也被指控為中共從事間諜活動。該事件發生在他因涉嫌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而正式被捕的近六周前。
報導稱,英國檢方指控,這名中國特工委託貝瑞撰寫了至少34份涉及政治利益的報告,其中10份被認為危害英國國家安全。英國檢方懷疑,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親信蔡奇在這起間諜案中收到了來自英國議會的情報。
保守黨領袖巴德諾赫(Kemi Badenoch)在當天對《星期日泰晤士報》發表了題為《中國回應力量——而基爾·斯塔默卻極其軟弱》的署名文章。巴德諾赫還將這篇文章的全文通過社媒平台X發表。
巴德諾赫在文中寫道,“本案事實如下:兩名男子因代表中國(中共)對英國議會下院議員們進行間諜活動而被逮捕並受到指控。王家檢察官以為他們掌握了定罪的證據。但似乎政府內部有人破壞了審判。至今仍未查明的是:究竟是誰,又為何如此行事”。
巴德諾赫談到,“去年我們下台時,就我們所知這起間諜案正在起訴中。英國王家檢察署曾稱其為‘十拿九穩’的案件。然而上個月,該案突然被撤銷。涉案的卡什和貝瑞二人否認指控”。
巴德諾赫補充道,“(斯塔默)政府起初聲稱對此感到意外。但隨後,英國王家檢察署史無前例地公開表態——稱數月來本屆政府始終拒絕提供關於中國(中共)威脅的關鍵證據。直到檢察官們徹底放棄獲取證據的希望,才終止了訴訟程序”。
巴德諾赫寫道,“此後數周內,本屆政府的說辭已四度翻轉。他們驚慌失措地四處推諉,每一次辯解卻都接連倒塌。如今我們得知,(斯塔默)首相明知案件調查陷入僵局卻未予干預。他本能的反應並非如何守護國家安全,而是如何將責任推給保守黨”。
巴德諾赫提到,“中國(中共)正尋求在倫敦建造一座新超級大使館的許可,本周本屆政府將該決定推遲至12月,以避免在間諜醜聞期間批准該項目。……本屆政府將持續試圖掩蓋此事。由於事件複雜且公眾關注度不高,他們或許能矇混過關。但必須有人對事件真相坦白交代”。
巴德諾赫誓言,“為了英國的國家安全,我們必須查明真相。因此,保守黨不會停止調查,除非我們查明真相”。
另據《衛報》(Guardian)報導,英國一位頂級規劃律師得出結論,如果內閣大臣事先就該項目向中方做出過保證,批准在倫敦東區新建中國“超級大使館”可能違法。
根據英國議會上院議員班納勛爵(Charles Banner)的法律意見,如果斯塔默或其團隊就該大使館項目向北京政府作出過承諾,則可能構成對規劃申請的“實際或明顯的預先決定”。
該報看到的這份意見是由一群反對在倫敦塔橋附近新設中共大使館的居民委託撰寫的。該大使館因安全、人權和規劃方面的擔憂而遭到強烈反對。斯塔默內閣的大臣們現在面臨壓力,要求他們澄清在保守黨執政期間申請受阻後,是否曾私下向中方官員保證,將推進該申請。
據報道,受被撤銷的中共間諜案爭議影響,英國議會下議院議長霍伊爾(Lindsay Hoyle)也正在考慮收緊中國公民對英國議會大樓的准入。
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周日晚報導稱,霍伊爾正考慮效仿歐洲議會在試圖削弱北京影響力時採取的做法;歐洲議會在今年早些時候採取措施,暫停中國科技公司華為的說客和代表進入議會大樓。
繼雙方因新疆人權問題而實施針鋒相對的制裁後,歐洲議會於2023年4月還曾對中共官員進入這些建築實施了限制。這些限制最終於今年早些時候被取消。
該報報導稱,霍伊爾與他的歐洲對應方討論了這一情況,以了解如何在英國切實實施此類限制。
據了解,這並非霍伊爾首次就涉華問題展示其影響力。2021年,中共駐英大使鄭澤光被禁止進入英國議會,以回應中共當局對批評其人權記錄的英國議員實施制裁。
然而現任政府無視間諜案風波,仍執意在今年耶誕節前派遣更多英國高階官員訪問中國。克恩斯和圖根哈特敦促施凱爾審慎考慮,這樣的訪中規劃究竟是向英國的敵手傳達什麼樣的訊號。
繼外交、財政、能源、商貿等部會大臣自去年7月以來陸續訪中後,英國媒體近日報導,教育大臣和科學副大臣預計今年底前訪問中國,而首相本人則可望在明年初成行。
此外,繼今年7月低調訪中並與中共外長王毅會晤後(事後僅中方發布會談紀要),國安顧問鮑爾(Jonathan Powell)今年底前可能再度前往中國。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誠邀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