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貿易代表傑米森·格里爾(Jamieson Greer) 10 月 24 日宣布對中共是否遵守川普總統第一任期末期簽署的“第一階段”協議展開新調查。
此次調查是在川普 10 月 30 日與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舉行高風險會晤之前進行的,預計兩人將在會晤中達成一項貿易協議,其中包括北京方面撤銷本月早些時候宣布的廣泛稀土限制。
人們普遍認為,川普離任時生效的第一階段協議已被擱置。
根據該協議,中共計畫在2017年的基礎上至少購買200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能源、製成品和其他服務,但中共並未實現這一目標。根據美國的數據,中共未履行承諾的60%。該協議涉及北京方面的承諾,即通過改革允許中共命令在華運營的美國公司進行此類轉讓的法規來阻止技術和知識產權盜竊。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認定北京的規定“不合理或具有歧視性,並給美國貿易帶來負擔或限制”,導致其於2018年徵收關稅。隨後,中共政府採取報復措施,引發了貿易戰。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公告指出:“儘管美國多次與中國(中共)接觸以解決實施問題,但中國(中共)似乎並未履行其在第一階段協議中關於非關稅壁壘、市場准入問題以及購買美國商品和服務的承諾。”
如果正式認定北京違反了該協議,可能會受到懲罰,包括關稅或其他貿易限制。評論提交時間為 10 月 31 日至 12 月 1 日,公開聽證會將於 12 月 16 日舉行。
格里爾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啟動這項調查凸顯了川普政府要求北京履行第一階段協議承諾、保護美國農民、牧場主、工人和創新者並與中國建立更加互惠的貿易關係以造福美國人民的決心。 ”
貿易緊張局勢升級
10 月 9 日,北京宣布,任何實體若要交易含有 0.1% 以上在中國開採或加工的稀土元素的商品,都必須獲得中共政府的許可,此舉大大加劇了貿易緊張局勢。
由於中國佔全球稀土加工總量的90%左右,預計此舉將擾亂全球貿易。
美國和其他國際機構呼籲北京全面取消這些限制,分析人士認為脫鉤可能即將到來。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呼籲緩和緊張局勢,稱此舉使中國成為“不可靠的供應商”,如果北京方面繼續實施限制措施,脫鉤將是必要的。這一恐慌已促使荷蘭政府將芯片製造商Nexperia收歸國有,擔心其中國母公司是一個不可靠的合作夥伴。
川普和官員們還預測,如果北京繼續實施稀土限制措施,將會產生嚴重後果——本質上就是切斷中國與美國市場的聯繫——同時也表示相信北京方面會做出讓步。
格里爾尤其直言不諱地駁斥了北京方面關於其最新稀土舉措是針鋒相對的舉措的說法, 稱其為“對世界上每個國家的經濟脅迫”。
儘管北京試圖將美國的貿易行動描繪成無緣無故的,但川普卻多次表示,美國的貿易行動是出於特定原因。
大多數關稅針對的是美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不平衡。然而,中共仍因未能履行限制芬太尼前體出口的協議等行動而面臨額外關稅。如果北京繼續執行稀土限制措施,從 11 月 1 日起,中國將面臨額外 100% 的關稅,使關稅總額達到 155%。
川普即將開啟亞洲之行,並將與習近平舉行會晤。川普已預告,如果中共想降低155%的關稅,需要滿足哪些要求:打擊芬太尼前體和毒品販運,承諾購買美國大豆,限制購買俄羅斯能源,並解決與美國的貿易逆差。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誠邀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