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將近8個月,冬季來臨,俄羅斯10月18日繼續對多個烏克蘭城市發動空襲,導致多地供電供水被迫中斷。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一週來已有30%電廠遭俄軍摧毀,這是「俄羅斯的恐怖攻擊」。俄軍還綁架札波羅熱核電廠2名高層,令人質疑冬季前是否企圖瓦解烏克蘭能源系統?專家分析,俄國此舉對烏克蘭平民製造心理恐怖效應,但卻無法改變戰爭走勢。
俄羅斯以伊朗自殺無人機攻擊烏克蘭,伊朗再三否認提供武器給任一方,但有伊朗高官自爆將提供地對地飛彈給俄國,也促使以色列轉向可能軍援烏克蘭。有網友質疑,伊朗供武背後可能有藏鏡人。美前司令指出,購買伊朗軍武顯示俄軍目前「空洞」狀態,缺乏武器也缺人。對此,美國與歐盟擬對相關國家和企業祭出新制裁。克里姆林宮再揚言以核武保護併吞的烏克蘭4州,挪威將領認為,對俄羅斯總統普京而言,核威脅比核攻擊有用。
冬季來臨 俄持續轟炸能源設施 烏3成發電廠遭毀 澤連斯基譴責「恐怖攻擊」
綜合美聯社、法新社和路透社報導,烏克蘭首都基輔17日遭俄羅斯自殺式無人機轟炸整天後,俄軍18日再度對多個烏克蘭城市發動空襲,被俄軍擊中的目標包括能源設施,導致多地供電和供水被迫中斷。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稱俄羅斯以烏克蘭能源和關鍵基礎設施為攻擊目標是「俄羅斯的恐怖攻擊」。
澤連斯基辦公室副主任提摩申科(Kyrylo Tymoshenko)表示,空襲三次擊中基輔的一個供電設施。他還說,第聶伯羅市(Dnipro)一處能源設施遭到兩次空襲,受到「嚴重損壞」。
俄軍在冬季前針對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發動新一波攻擊,提摩申科告訴國內電視台:「現在全國情況都很危急,因為各地區相互依賴…現在全國都必須為水、電和暖氣斷供預做準備。」
澤連斯基18日發推文說:「自10月10日以來,烏克蘭30%的電廠遭到摧毀,引起全國大面積停電。與普京政權已經沒有談判的空間。」
18日凌晨,基輔、東部哈爾科夫(Kharkiv)、南部尼古拉耶夫(Mykolaiv)以及中部第聶伯羅和日托米爾(Zhytomyr)地區的能源設施都遭到俄軍攻擊。官員表示,遭攻擊地區的醫院正使用備用發電機。
英國國防部18日表示,除了發動無人機襲擊外,俄羅斯過去一周還使用巡航導彈「對烏克蘭全境目標發動高頻率的遠程打擊」,「由於俄軍自8月以來在戰場上損失慘重,因此他們現在在打擊烏克蘭軍事目標外,更願意襲擊民用基礎設施。」
前一天(17日)早上通勤時間,俄羅斯使用裝滿炸藥的無人機對基輔發動致命性攻擊,市中心車站「附近」遇襲,至少造成4人死亡、3間公寓倒塌,還引起數場火災。俄羅斯還空襲烏克蘭其他數座城市,擊中3個州的關鍵基礎建設,導致數人死亡,全國數百座城鎮和村莊停電。
烏克蘭軍方17日表示,自從16日晚間以來,烏軍已摧毀37架俄軍無人機。烏克蘭再次呼籲盟國提供防空武器。
白宮新聞秘書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17日表示,強烈譴責俄羅斯的攻擊行為,此類攻擊行為展現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的殘暴。她表示,美國將要俄羅斯對其戰爭罪行負責。
聯合國發言人杜加里克(Stephane Dujarric)表示,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rerres)「對烏克蘭城鎮持續遭到導彈和無人機襲擊深感不安」。古特雷斯呼籲這些襲擊立即停止,並緊急降低緊張局勢。
企圖瓦解烏克蘭能源系統?俄綁架札波羅熱核電廠2高層
俄羅斯不只猛烈轟炸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甚至將核電廠高層人員綁架帶走。路透社報導,烏克蘭南部札波羅熱雖已被俄軍控制7個多月,但目前札波羅熱核電廠仍由烏方人員運作。烏克蘭國家能源公司Energoatom於18日透過通訊軟體Telegram表示,札波羅熱核電廠信息技術服務負責人科斯邱科夫(Oleh Kostyukov)及電廠總經理奧舍卡(Oleh Oshek)17日遭俄軍綁走,目前他們的下落和人身安全都一無所知。
上週,Energoatom也指控俄軍榜架核電廠副總幹事馬蒂紐克(Valeriy Martyniuk)。Energoatom呼籲國際原子能機構和其他國家重視此事,「採取一切可能的手段,將札波羅熱核電廠的工作人員從俄羅斯恐怖份子的囚禁中解救出來,幫助他們重返工作崗位。」
俄向伊朗購買更致命無人機 以色列被激怒轉向或軍援烏
烏克蘭當局研判俄軍17日對基輔發動的自殺無人機攻擊,使用的是伊朗製造的「見證者-136」(Shahed-136)。
澤連斯基17日晚發表電視談話提到:「只要俄羅斯發動恐怖攻擊的機會越少,戰爭就能越早結束。俄羅斯在戰場上沒有任何機會,他們試圖用恐懼來彌補其軍事失敗。」澤連斯基引述烏克蘭情報部門數據,指出俄羅斯從伊朗訂購2,400架無人機。
華府智庫「戰爭研究所」(ISW)15日公布的最新戰情評估報告指出,美國軍事分析家佛里曼(Brett Friedman)認為,俄羅斯使用伊朗製造的「見證者-136」(Shahed-136)無人機襲擊,可能對民用基礎設施造成巨大破壞,造成許多人死亡和受傷,目的在於優先對烏克蘭平民製造心理恐怖效應,而不是實現有形的戰場影響,不會改變戰爭走勢。
ISW還指出,烏克蘭和俄羅斯的Telegram頻道報導了來自伊朗消息來源的「外洩」消息,稱俄羅斯已經向伊朗購買了數量不詳的「阿拉什-2」(Arash-2)無人機,據稱該無人機比「見證者-136」更快、更具破壞性。
伊朗陸軍參謀長海達里(Kiomars Heidari)曾在9月初宣稱,「阿拉什-2」無人機具有獨特的遠程能力,可以從伊朗的基地打擊特拉維夫和海法等以色列城市。
與伊朗的所有武器一樣,關於「阿拉什-2」的戰力和特性的訊息很少,該無人機於2019年首次演示,是2015年公開展示「阿拉什-1」(Arash-1)的升級款。
伊朗的宿敵以色列被激怒,以色列僑民事務部長夏伊(Nachman Shai)16日在推特(Twitter)PO文表示,「有報導稱伊朗正在提供彈道飛彈給俄羅斯。無庸置疑以色列該在這場血腥的衝突中選邊站。就像美國還有北約(NATO)提供的那樣,烏克蘭該接受軍事援助了。」
分析指出,這意味著不想捲入俄烏戰爭的以色列轉向支持烏克蘭,而這恐怕會導致戰爭再次升級。
對此,俄羅斯前總統、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維傑夫(Dmitry Medvedev)17日在社群平台Telegram上發表威脅言論,「以色列似乎打算提供武器給基輔政權。這是非常魯莽的一個舉動,會摧毀我們兩國之間所有的聯繫關係。」
伊朗自爆將供俄地對地飛彈 美前司令:俄軍缺武器也缺人 網友質疑背後或有藏鏡人
繼《華盛頓郵報》披露,伊朗將提供兩款短程彈道飛彈給俄羅斯後,路透社也報導,伊朗兩名高級官員和兩名外交官告訴路透社,伊朗除了將提供俄羅斯更多無人機之外,也已承諾提供俄國地對地飛彈。此舉可能激怒美國和其他西方大國。
報導說,伊朗第一副總統穆赫貝爾(Mohammad Mokhber)曾率兩位來自伊朗勢力強大革命衛隊(Revolutionary Guards)的高級官員及一位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Suprem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官員與俄羅斯會談,討論交運武器問題,雙方於10月6日達成協議。
消息來源中的一位外交官曾聽取有關此次訪問的簡報,他說:「俄方要求提供更多無人機和準確度更好的伊朗彈道飛彈,尤其是『征服者』(Fateh)與『真主之劍」(Zolfaghar)』等型飛彈。」
該外交官駁斥西方官員所謂這種交易違反聯合國安全理事會2015年決議的說法。他說:「這些飛彈用在那裡不是賣家的問題。我們在烏克蘭危機中沒有像西方一樣選邊站。我們希望透過外交手段終結這場危機。」
儘管相關證據已曝光,伊朗仍矢口否認提供武器給俄羅斯。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卡納尼(Nasser Kanaani)17日就宣稱,伊朗沒有參與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事,也沒有向哪一方提供任何軍武。俄國克里姆林宮18日也否認使用伊朗無人機。
對此,美國前駐歐美軍司令赫特林(Mark Hertling)中將說,從俄軍使用伊朗無人機攻擊烏克蘭這件事就能看出,俄方已嚴重缺乏軍備及人員。
赫特林說,普京的軍隊現在是「空洞」狀態,不管是從設備角度或從人員方面來看都是,以至於不得不向其他國家採買無人機等武器,例如伊朗。「除了無人機,俄國還從伊朗獲得飛彈、火箭,將繼續成為普京用來對付烏克蘭公民的恐怖武器。」
有網友則質疑,中共具有仿製武器的能力,伊朗提供俄羅斯的這些武器很有可能是「中國製造,伊朗包裝,俄國發射」。
俄以伊朗無人機襲烏 美、歐盟擬祭新制裁
對此,美國17日警告將對參與伊朗無人機計畫合作的企業和國家實施制裁。
美國國務院首席副發言人巴特爾(Vedant Patel)告訴法新社:「任何與伊朗做生意的人,一旦牽涉到關於無人機、彈道飛彈研發或從伊朗運送武器給俄國,都要非常小心並善盡調查責任,美國絕對會毫不猶豫地對肇事者實施制裁或採取相關行動。」
他表示:「俄國深化與伊朗同盟應被全世界視為一項嚴重威脅,坦白來說,無論身處該地區還是全球都一樣。」
巴特爾引述美國先前公布過的情報顯示,伊朗出售給俄國的無人機,有些出現故障。他表示,這次無人機轉移顯示俄國面臨的「巨大壓力」,根據美國統計,俄國自入侵烏克蘭以來,已損失約6,000件裝備。
CNN報導,歐盟外長會議17日於盧森堡登場,烏國外交部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在會議中提到,伊朗製的無人機近期頻繁出現在俄軍的攻擊行動中,「我們沒有耐心了,我們已經聽到很多辯解與爭論,但(伊朗提供俄羅斯武器)事實就擺在眼前,這是我第一次呼籲對伊朗實施制裁,現在是時候了!」庫列巴還說,通過制裁伊朗,能讓任何想幫助俄國的人認知到後果有多嚴重。
路透社報導,歐盟多國外交部長17日呼籲針對伊朗向俄國提供無人機祭出制裁。
丹麥外交部長庫服特(Jeppe Kofod)表示,無人機攻擊基輔「這是一場暴行」。
愛沙尼亞外長雷恩薩魯(Urmas Reinsalu)表示,「應立即實施」制裁。
2015年與伊朗達核子協議的法國和德國也表示,他們認為有必要對無人機事件實施新的制裁,因為無人機轉移應被視為違反聯合國安全理事會(UN SecurityCouncil)決議。
俄再揚言核武保護併吞領土 挪威將領:普京認為核威脅比核攻擊有用 俄軍增援9千士兵抵白俄
普京上個月揚言,如果有必要,俄國準備動用核武器,以捍衛俄國的「領土完整」。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10月6日對此表示,這項威脅使得世界比起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以來任何時候還更接近「末日決戰」,當年許多人曾擔憂核子大戰恐怕迫在眉睫。
這使得俄羅斯與西方緊張情勢更為嚴重,北約組織(NATO)17日已開始舉行核嚇阻演習,外界預料俄羅斯也將在近日舉行例行核武演習。
在此緊張情勢升高之際,路透社報導,記者18日詢問俄國兼併自烏克蘭的4個地區是否受到莫斯科核子傘保護時,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說:「這些領土都是俄羅斯聯邦不可分割的部分,它們都會獲得保護。它們和俄國其餘領土獲得同等的安全保障。」
對於俄羅斯將舉行的核武演習,佩斯科夫則表示他對此並無所悉。他說:「舉行演習有知會對方的既定通知制度,這是透過國防部的管道進行。」
而針對俄軍使用伊朗製無人機攻擊烏克蘭,佩斯科夫回應說,克里姆林宮對於使用這類無人機的事毫無所悉。
對於普京準備使用核武器的說法,挪威國防軍司令克里斯多福森(Eirik Kristoffersen)9月26日告訴路透社,西方應該認真看待:「首先,我們得聽其言。其次,沒有讓他動用核武的任何理由…沒有攸關俄羅斯存亡的安全威脅,所以他沒有理由動用核武。」
他強調,對普京而言,威脅動用核武「比他真的說到做到更有價值」。
北約成員國的挪威,在北極圈內與俄羅斯存在陸上和海上邊界。克里斯多福森說:「這牽涉到嚇阻,就跟冷戰時候一樣,牽涉到確保它(俄羅斯)有這種能力並且對我們展現、對它以外的世界證明有能力如此。」
俄國入侵烏克蘭近8個月,一些分析家認為,由於俄軍近來連遭重大挫敗,普京有可能訴諸核武。但有些分析家表示,爆發核武攻擊的風險被誇大了,因為普京若膽敢升高情勢,動用核武,不啻是自尋絕路。
普京的盟友白俄羅斯總統魯卡申柯(Alexander Lukashenko)上週警告西方,不要逼得俄國走投無路。
而白俄15日宣布,俄軍首批增援新部隊已抵達白俄。東歐網媒NEXTA在推特PO出一段影片,一輛火車正在鐵軌上行駛,火車後方載著許多軍用卡車,《NEXTA》在推文中表示「170輛戰車、100多門火砲、200多門戰鬥車輛與9,000名士兵將從俄羅斯抵達白俄羅斯。」
推文還補充說:「白俄羅斯國防部對該國的軍事活動有荒謬的解釋『北約在邊境部署部隊與軍事訓練,白俄羅斯的激進份子,讓我國的安全受到威脅。』」
相關新聞:
最新戰況:俄烏戰添新變局 伊朗秘密軍援被抓包 中共要求僑民撤離 北約核演習登場 西方協訓烏軍大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