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政府發言人近日宣布,總理肖爾茨下月初將訪問北京並與剛獲得第三任期的習近平會面,成為疫情以來西方七國集團首位訪華的國家領導人。對於肖爾茨近日不顧德國內閣部長們的反對、執意將部分漢堡港股權出售給中共的中遠集團一事,外界質疑,這是否是肖爾茨想送給習近平的見面大禮?有德媒分析說,肖爾茨此舉後患無窮。
德國《星期日世界報》近期在專訪肖爾茨時提問,他所領導的德國政府有意制定新的針對北京的戰略,但迄今尚未達成一致,如今習近平在二十大上被稱為「偉大的領袖」,緊接著肖爾茨就要前往北京向習近平表示祝賀,這是德國所期待的中國戰略嗎?肖爾茨回應說,這是自己第一次訪問中國,現在去北京對自己而言很重要。
俄烏戰爭爆發後,德國一直在強調減少對專制國家經濟依賴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德國政府近日又做出了允許中資企業收購漢堡港部分股權的決定,立即引起了各界激烈的反彈。
對此,德意志電台網站發表題為《草率交易 後患無窮》的評論文章指出,面對北京快速擴張的經濟戰略,德國政府顯然並沒有製定相應的應對策略。在這種背景下,中遠集團隨時都可以嘗試進一步擴大在漢堡港的股權份額。
中遠集團是中共國有企業,共產黨是其真正的管理者。北京利用西方的自由市場經濟,不斷滲透進當地事關國家安全的敏感基礎設施。不過相反,中共政府卻絕不允許外國資本進入其相應的基礎設施。
評論還指出,中共黨內和習近平都希望到2050年,將中國建設成為軍事和經濟領域的世界霸主。為此目的,北京在不斷擴大其「一帶一路」倡議,希望控制全球貿易。
而德國政府又有何作為呢?評論說,迄今為止,對於如何應對中共的擴張,德國政府既無應對計劃,也無相應戰略。僅僅大談特談「制度性對手」,還遠遠稱不上有什麼對華政策。
評論說,「對肖爾茨來說,經濟利益顯然比對北京專制政權亮明態度更為重要。原因是顯然此次肖爾茨不願空手出訪北京。然而過去幾十年來,中共一直在執行這種潛移默化的戰略。德國政府對此卻視而不見,聽之任之,是何等的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