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呼籲各國共同應對北京威脅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其共同主席包瑞翰11月1日率團訪問臺灣,雙方將探討深化在經貿投資、高科技產業、供應鏈安全等領域的合作。此次訪問正值中共二十大落幕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再現,受到外界關注。
根據中華民國外交部的發言稿,“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IPAC)共同主席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率5名共同主席、2名成員及秘書處職員等12人,11月1日至11月4日來台訪問,外交部表示誠摯歡迎。
中華民國外交部指出,IPAC是由全球五大洲各國國會及歐洲議會成員共同倡議,在2020年6月所組成的民主聯盟,此次是IPAC首度組團正式訪台。這是繼法、德國會訪團及歐洲議會副議長訪團後,另一歐洲重要跨國訪團以實際行動展現對臺灣的堅定支持,外交部對此表示感謝。
據介紹,此次訪台的8位議員來自德國、比利時、捷克、荷蘭、科索沃、英國及烏克蘭。其團長包瑞翰是歐洲議會對中國關係代表團團長,范霍夫(Els Van Hoof)是比利時眾議院外委會主席,克尼茨基(Mykola Kniazhytskyi)是烏克蘭“歐盟-烏克蘭國會關係委員會”主席、亦是友台小組創始成員,科索沃籍共同主席霍蒂(Avdullah Hoti)更曾擔任該國總理。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訪問臺灣的代表團成員中,歐洲議會對中關係代表團團長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以及荷蘭議員舍爾茨瑪(Sjoerd Sjoerdsma),去年初因支持新疆人權議題被北京列入制裁名單。
團長包瑞翰在啟程前對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歐洲版稱,這次訪問有着非常實際的目標,“我們從臺灣回來之後,將更清楚了解雙方的立法機構需要做些什麼。在我們實現目標之前,我們將持續不懈地努力”。
中華民國外交部介紹稱,IPAC訪問團將晉見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會晤行政院長蘇貞昌、立法院長游錫堃、外交部長吳釗燮等,也將拜會陸委會、經濟部,並與歐洲經貿辦事處(EETO)、歐洲在台商務協會(ECCT)及相關工商協會舉行經貿圓桌會議,探討深化台歐在經貿投資、高科技產業、供應鏈安全等領域的合作。
中共二十大後 歐洲對台關注度增加
IPAC此次組團訪台正值中共二十大落幕後不久。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的報告中再次強調北京不會放棄在必要時使用武力“統一”臺灣,並在中共黨章中首次寫入“堅決反對和遏制‘台獨’”。
隨著台海局勢緊張、國際地緣政治升溫,歐洲對台的關注度也在增加。俄總統普京發動的對烏戰爭至今仍在持續,背後中俄的緊密關係讓歐洲增加了對北京的戒備心。
歐盟的外交政策部門歐洲對外行動署(European External Action Service)近期發布了一份內部文件,呼籲歐盟成員國與北京在處理衝突時要專註於“緩和及威懾”(de-escalation and dissuasion),希望避免北京軍事入侵臺灣。報導稱,歐盟的部分擔憂來自供給歐洲企業和製造商的最先進微晶片中,臺灣的供應量佔比高達近90%。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是由歐、美、澳、加、印度、日本等29國跨黨派國會議員所組成,宗旨為促進理念相近的各國議員合作,通過立法要求北京遵守國際規範、全球安全及普世人權。該聯盟自成立以來展現對中共恫嚇的抗壓性,並已多次表達堅定支持臺灣。
除了多次聲援臺灣加入國際組織,IPAC也力挺被北京列入制裁清單的中華民國外交部部長吳釗燮,邀請吳釗燮以視頻連線方式參加首次IPAC年會,並在會中呼籲國際民主陣營團結捍衛自由民主。IPAC代表團也是繼10月24日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後,新一批出訪臺灣的歐洲議員。
歐洲議會在今年也再次表達對臺灣的關注和支持。今年9月歐洲議會以壓倒性多數的投票通過了“台海情勢決議文”,決議要求歐盟協助強化臺灣“矽盾”(半導體產業)以保障台海安全,呼籲尚未在台設立貿易辦事處的歐洲國家跟進立陶宛的前例,並將持續派議會代表訪台。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