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周二(29日)晚抵達華府,開啟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白宮一位高官員在簡報會上表示,兩國領袖將會就俄烏戰事、伊朗問題、印太地區等問題展開討論,並會舉行聯合記者會。這是馬克龍繼2018年應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之邀後,第2次對美進行國事訪問,同時是在總統拜登(Joe Biden)任內首次。
綜合媒體報道,當地時間11月29日晚,法國總統馬克龍攜夫人抵達華盛頓,在美國總統拜登接待下開啟對美國的國事訪問。
受到中共病毒(COVID-19、冠狀病毒)疫情影響,拜登總統上任迄今才首度有國外元首對美進行國事訪問,白宮官員說,選擇對法國發出這項邀請,反映出美法兩國深厚的歷史淵源,以及兩國在烏克蘭戰爭齊力對抗俄羅斯建立的緊密夥伴關係。
然而,眾所周知,拜登和馬克龍之間的合作關係開始時並不順利:2021年9月,華盛頓宣布與澳大利亞和英國結成AUKUS聯盟,巴黎被剝奪了與堪培拉簽訂的潛艇大型合同,引起了巴黎的憤怒,同時也為被排除在一個關鍵地區,即 “印度洋” 之外而感到不滿。此後,兩國都在竭力試圖重新建立和睦關係。
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的客座研究員西莉亞·貝林(Celia Belin)分析認為,美國人有興趣與這個主張歐洲 “戰略自治” 的盟友保持密切聯繫。 但法國人並不總是容易打交道,而當法國人和美國人達成一致時,將會產生巨大的反響。
法新社稱,馬克龍希望利用歐洲國家唯一一個領導人兩次對美國事訪問的殊榮與影響來推動法國與美國的對話關係,以及推動法國在烏克蘭戰爭中的外交影響,並提高他反對美國的保護主義的聲音。由此,天然氣價格、美歐貿易補貼糾紛等將成為兩國領導人會晤的主要議題。
法新社說,造成美法關係緊張的其中一項議題,就是拜登綠能產業政策《降低通膨法》(Inflation Reduction Act, IRA)。《降低通膨法》規定對能源轉型進行大規模投資,但同時對美國生產的電動汽車、電池和可再生能源提供慷慨的補貼。
歐洲人不免憂心,美國將在這些產業取得不公平優勢,特別是歐洲目前不僅深受烏克蘭戰爭帶來的經濟後果衝擊,同時還試着減低對俄羅斯能源供應的依賴。
法國總理伊麗莎白-博爾納(Elisabeth Borne)說,面對這項被認為是保護主義的投資計畫,”我們不會袖手旁觀”。
馬克龍的一位顧問承認,“難以想象,美國國會、尤其是共和黨佔多數的眾議院,能夠深刻地修改《降低通膨法》”。這位顧問告訴記者說,法國總統府希望,“美國政府能夠對一定數量的歐洲工業企業給予豁免權,就像美國已經給予墨西哥或加拿大的那樣。”
這位總統顧問指出,舉例來說,德國汽車製造商是受《降低通膨法》衝擊最大的受害者之一,該法案將為美國生產的電動汽車提供補貼。美國是德國汽車的一個重要出口市場。法國汽車製造商不向美國出口汽車,但法國的大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將受到影響。
報道說,10月底,馬克龍重新提出薩科齊(Nicolas Sarkozy)時代曾提到過的《購買歐洲產品法案》(Buy European Act)設想,旨在在法律中規定在公共採購中優先考慮歐洲企業和產品,甚至為在歐洲設廠提供援助。長期以來,這一想法一直是 “紙上談兵”,因為它有違歐盟貿易政策的根基,而它完全符合世貿組織(WTO)規則,特別是針對外國產品沒有歧視。
白宮希望讓事情平靜下來。美國官方說,”我們完全準備好進行這種對話,並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根據安排的行程,今天(30日),馬克龍將受到白宮正式軍禮歡迎,並在橢圓形辦公室與拜登會談,12月1日將參加國宴,屆時曾獲葛萊美獎(Grammy Awards)的美國爵士音樂家強巴提斯(Jon Batiste)將登台演出。
12月2日,馬克龍還將前往路易斯安那州,造訪曾為法國殖民地的紐奧良(New Orleans),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Total)能源公司在該州的墨西哥灣沿岸擁有一個大型液化天然氣終端,為這趟國事訪問畫下句點。
有媒體指出,與2018年首次訪美與美國前總統川普見面時的緊張尷尬氛圍不同,馬克龍此次會晤拜登將傳遞出兩國關係密切的積極信號。同時,此訪也可被視為因去年澳大利亞單方面撕毀與法常規潛艇協議之後,法美關係的一次 “修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