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消息,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的政權交接團隊正在推動,在新政府上任第一天就宣布美國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
據《金融時報》,川普的交接團隊成員告知專家,新政府有意於2025年正式上任首日,就宣布美國退出世衛的消息。此舉將使世衛頓失最大資金來源,並損害世衛因應像是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等公衛危機的能力。
專家表示,一旦成真,未來發生衛生緊急事件時,WHO將無資金應對,勢必對全球衛生帶來災難性打擊。
美國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全球衛生法律教授高斯汀(Lawrence Gostin)表示,鑒於美國是世衛最大資金來源,美國此舉將使全球衛生界出現龐大資金缺口和領導空窗,而且沒有國家會接替補上。一旦發生衛生緊急事件,世衛將無法因應,且必須大幅刪減科研人員員額。
高斯汀還警告,一旦美國退出世衛,中(共)國可能會嘗試發揮更多影響力。
美國是世衛最大單一捐助國,2022年~2023年,美國資助金額占世衛整體資金約16%左右。
2020年COVID-19疫情擴散之際,川普曾啟動程序退出世衛,指控世衛受到中(共)國控制,宣揚中(共)國對於疫情的假消息,導致疫情全球蔓延,各國付出慘痛代價。當時川普也曾表示將暫停對WHO的金援,並調查其管理不善與隱瞞疫情的責任。
但川普第一任期啟動的退出世衛程序從未完成,繼任的民主黨籍總統拜登(Joe Biden)2021年上任首日便重新開始了與世衛的關係。
前白宮COVID-19應對協調官、現為美國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公衛學院院長的吉哈(Ashish Jha)表示,世衛等機構是全球疫苗研發、分配及其它治療方法的關鍵,如果不參與這些機構,下次爆發疫情時美國將難以了解最新狀況。
如今,川普已宣布提名疫苗懷疑論者小羅勃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等盟友執掌新政府衛生機構。但高斯汀表示,他不確定川普是否跟部份交接團隊成員一樣,把立即退出世衛的優先順序排在了前面。
川普交接團隊未直接評論可能退出世衛一事,世衛也未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