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領袖即將於10月1日及2日在哥本哈根舉行峰會。丹麥交通部日前宣布,自周一(29日)起將禁止全國範圍內的民用無人機飛行,以確保峰會安全。屆時,歐盟各國政府領導人將齊聚丹麥首都。
綜合媒體報道,丹麥交通部長托馬斯·丹尼爾森(Thomas Danielsen)星期天(28日)在一份聲明中稱:“丹麥下周將迎來歐盟領導人,我們必須特別關注安全。因此從周一(9月29日)至周五(10月3日),全國空域將對所有民用無人機關閉。”丹尼爾森解釋稱,此舉旨在避免“敵對無人機與合法無人機相混淆”。
司法部長彼得·胡默爾加德(Peter Hummelgaard)也表示,此舉旨在簡化警方與安全單位的作業,讓他們不必再耗費精力,去辨別不具威脅的民用無人機,能更專註於真正的威脅。違反此禁令者,最高將面臨兩年有期徒刑。
報道說,繼俄羅斯無人機入侵北約(NATO)成員國波蘭和羅馬尼亞、俄羅斯戰機侵入愛沙尼亞領空之後,北歐最繁忙的哥本哈根機場,上周一(22日)深夜因多架大型無人機闖入領空,一度關閉數小時,造成空中交通大亂;接下來數日,丹麥另外5處較小型的軍民用機場也因無人機的侵擾而短暫關閉,引發歐洲各國對此一新型態威脅的高度警戒。
這些無人機入侵事件發生在丹麥宣布首次採購遠程精確武器、以應對未來來自俄羅斯的威脅僅幾天之後。丹麥調查人員迄今未能確認無人機來源,但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直言:“歐洲的安全威脅只有一個國家,那就是俄羅斯。”
自2025年7月1日起丹麥接替波蘭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任期至同年12月31日。歐洲大陸安全成為輪值主席國丹麥的首要任務。
丹麥國防部長特羅爾斯·隆德·波爾森 (Troels Lund Poulsen) 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一切跡象表明這是專業行為者的行動”,並補充道:“這看起來絕非巧合,而是系統性的。我將其定義為一場混合攻擊。”
莫斯科則“堅決否認”與丹麥領空事件有關。與此同時,俄羅斯也被指控是9月10日無人機進入波蘭領空的幕後方,該事件曾迫使北約出動戰機應對。
據報道,無人機或某些無人作戰飛行器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就被軍方廣泛使用,如今已成為現代戰爭,特別是在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中的一個特色。但安全公司“無人機防禦”(Drone Defence)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理查德·吉爾 (Richard Gill) 表示,這項技術在商業市場也迅速發展。
他說:“無人機更容易獲得和使用。價格點也在持續下降。人們現在可以在自家花園棚屋裡做的事情,在10或15年前需要先進的軍事能力才能做到。”
歐洲反混合威脅卓越中心(Hybrid CoE)的尤卡·薩沃萊寧 (Jukka Savolainen) 告訴記者:“丹麥的事件再次表明,無人機在機場上空飛行會導致空中交通暫停。航空安全不容許任何風險。”
多起無人機入侵歐洲受保護空域的事件,已引發整個北約聯盟的高度警惕,也使歐洲大陸的防禦能力備受關注。無人機技術普及和成本下降,使機場面臨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戰。專家指出,由於安全和法律限制,商業機場難以有效應對威脅,呼籲歐盟及各國政府必須擔負起升級防禦系統的重任。
儘管丹麥事件尚未確認與俄羅斯有關,但近期無人機對歐洲空域的入侵,已促使北約採取行動。為應對9月初俄羅斯無人機進入波蘭空域的事件,北約上周六(27日)宣布,為因應丹麥近期回報的無人機事件,將增派一艘防空巡防艦及其他情報、監視與偵察資源,以強化其在波羅的海的“波羅的海哨兵”(Baltic Sentry)任務。
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Mark Rutte)表示,聯盟還將啟動一項新的“東方哨兵”(Eastern Sentry)行動,專門用於強化對潛在無人機活動的防禦,以保護其東翼。
此舉無疑證實,北約已將此類不明無人機的騷擾,視為對其成員國主權與關鍵基礎設施的直接威脅,一場圍繞着無人機的全新混合戰爭,正在歐洲的東翼前線悄然上演。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Ursula von der Leyen) 曾堅決表示,歐洲必須“建造一堵無人機牆”,以遏制無人機進一步入侵主權空域的威脅。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誠邀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