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UN)人權理事會日目前正在召開第51屆常會,這也是新任人權高級專員沃爾克·特克 (Volker Turk) 上任後的首屆常會,會期將持續至10月7日。觀察人士認為,應對新疆問題報告會這是沃爾克·特克面對的重大挑戰之一。他的前任巴切萊特因對中國過於軟弱而受到抨擊。
據聯合國官網報道,9月12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新一屆常會在其總部所在地瑞士日內瓦宣布開幕。聯合國人權事務代理高級專員娜達·納西弗(Nada Al-Nashif) 在常會上做情況通報,詳述了全球範圍內多個情況緊迫的人權關切,並稱需對其採取緊急行動。
上周四(8日),經聯合國大會第76屆會議第102次全會一致核准通過,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 (Antonio Guterres) 正式任命來自奧地利的沃爾克·圖爾克為新一任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
外界預計,除國際關注的俄烏戰爭外,在本屆會議議程中的重點議題之一,便是針對8月31日前任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 (Michelle Bachele) 在卸任前的最後一日公布的中國(中共)侵犯新疆人權報告,該如何推進後續跟進工作。
巴切萊特在長達 48 頁的報告中說:“對維吾爾族成員和其他以穆斯林為主的群體的任意和歧視性拘留的程度,根據法律和政策,在更普遍地限制和剝奪個人和集體享有的基本權利的情況下,可能構成國際罪行,特別是反人類罪。”
該報告建議世界各國、企業和國際社會採取行動,結束這些侵權行為,並且推進正義和問責。北京則辯駁這是“職業培訓中心”,旨在幫助當地人遠離極端伊斯蘭主義和恐怖主義。
目前,西方國家和多家非政府組織正在積極呼籲對新疆報告展開後續工作。上周三 (7日),40多位聯合國獨立專家表示,國際社會不應該對如此嚴重的侵犯人權行為視而不見、置若罔聞,並同時呼籲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組織召開針對北京的特別會議。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是聯合國促進和保護人權的主要機構。它每年至少在瑞士日內瓦總部召開三次會議。人權理事會的決議不具有約束力,但具有道德分量,因為各國都不喜歡受到批評。
報道說,人權理事會是聯合國維護人權的最高機構,負責調查成員國侵犯人權事件。但是,調查別國似乎可行,調查中國和俄羅斯的人權狀況則困難重重。
專家指出,非政府組織不斷加大對人權理事會的壓力,強調北京當局在新疆地區嚴重違反人權,強調俄羅斯發動侵烏戰爭後,克里姆林宮強化了對民間社會的鎮壓。但是,要在人權理事會形成一個通過決議案的多數絕非易事。
專家預計,此前竭力阻止報告發表的北京方面,或許會對此進行強烈抵制和阻撓。中共會在幕後向一些理事國全力施加壓力,應對對其不利的提議。北京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大使陳旭曾稱:“我們希望有建設性,但我們必須做好完全準備,應對任何人發起的反對我們的行動。”
“人權理事會構建其反應的方式將影響其在未來幾年處理最嚴重局勢的能力。” 歐盟一名外交官表示,“這關係到對人權普適性的看法,對人權理事會作用的看法”。西方成員國在知道針對中國的人權提案將不會得到多數支持的情況下,有可能推遲提出議案。對俄羅斯也面臨同樣的情形。
據報道,自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聯大還舉行了兩次投票譴責俄政府的行動。在前兩次投票表決中,193個聯合國成員國分別投了141張和140張贊成票。然而,關於暫停俄羅斯的人權理事會成員資格的決議草案僅以93票贊成通過,其他國家要麼反對,要麼棄權,要麼根本不投票。這是否會讓人們對投票的合法性產生疑問?
非政府組織國際人權服務社(ISHR)駐日內瓦的主任菲爾·林奇(Phil Lynch)反對這種觀點。他說,之前的兩次投票表決更多在於表明立場,並沒有產生具體的結果,而這次投票不同。
他向瑞士資訊(swissinfo.ch)表示:“我認為投贊成票的國家數量減少反映了一個事實,即這是一次意義非凡的投票,俄羅斯通過採取欺凌、恐嚇和威脅等手段來影響表決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