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國財政部(UK Finance)公布了一項最新的調查報告,數據顯示,在2022年,雖然英國一半以上的交易是通過借記卡支付的,但現金支付在十年來首次增加,去年使用現金交易的數量比2021年增加了7%,達到 64 億筆。該報告強調,雖然非接觸式支付方式的需求不斷增長,但紙幣的使用同樣重要。
英國財政部的調查數據顯示,在2022年,借記卡的使用量有所增加。在消費者中,57%的交易使用借記卡,有近2200萬人每月只使用一次現金,甚至根本不使用現金。但是現金仍然是第二大最常用的支付方式,佔總支付量的14%,這是10年來的最高水平。在16至24歲的人群中,去年超過15%的付款是通過現金進行的。十年前, 54%的支付都是使用現金。
去年,受疫情後反彈、經濟不確定和生活成本危機的影響,使用實物硬幣和紙幣進行支付的數量,十年來首次增加。
英國金融研究主管阿德里安·巴克爾 (Adrian Buckle)表示,這種情況類似於“2008、2009年金融危機後我們看到的那種模式,當時現金使用量略有增加,但隨後趨於下降”。他強調,“在消費者信心下降和經濟不確定的時期,我們確實經常會看到這種情況。”
他還說,英國有多種支付方式,每種支付方式都為使用它們的人提供了特定的好處。2022年,我們看到非接觸式、網上銀行和移動支付的使用量有所增加。但是面對生活成本的挑戰,也有一些人更願意使用現金來幫助控制預算。
研究還指出,隨着價格上漲,消費者試圖減少開支,因此會貨比三家。人們傾向于越來越多地去超市,但每次都花很少的錢,而不是每周去一次大型超市購物,一下花很多錢。很多人現在也願意選擇去低價格的雜貨店購物,那裡的商家更願意接受現金支付,以減少付給銀行的手續費。同樣,很多餐飲業主也更願意顧客使用現金消費。
電子支付雖然看起來簡單、方便,但仍然有一部分人並不習慣,或沒有條件進行電子支付。比如老年人、因各種原因無法辦理借記卡/信用卡的人,或來自於不發達國家、地區的人等。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還有些人認為,消費屬於個人隱私,不想被追蹤到自己的每一筆個人消費、自己的消費喜好和消費習慣等,而使用現金消費可以避免這些麻煩。
上個月,英國政府實施了確保獲取現金受保護的提案,並由金融行為監管局負責監督銀行實施。如果銀行沒能為消費者和企業提供免費的現金提取服務,將面臨罰款。一項新政策還規定,居住在城市地區的人們,必須能夠在一英里內(農村地區三英里內)找到提款機,可以免費提款和存款。
英國財政部表示,一旦當前的金融緊縮狀況得到緩解,預計未來幾年現金使用量會再次下降。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