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年輕的保守派人士來說,查理·柯克(Charlie Kirk)是他們政治上的初戀。這位冉冉升起的保守派新星在大學校園的公開活動中,他愉快地回答着來自各種政治立場的聽眾的提問,有時甚至是充滿敵意的提問,他們看到了對校園政治的怨恨和政治孤立的充滿希望的回應。
他們告訴北美《大紀元時報》,9 月 10 日柯克在猶他州的一次活動中遇刺身亡,但這並沒有阻止他們,反而激勵了一代人繼續追隨他的腳步。
猶他州大學共和黨聯合會主席、23 歲的泰勒·博伊爾斯 (Tyler Boyles) 表示:“看到他直面困境,堅守立場,勇敢地堅持自己的信念,這真的非常鼓舞人心 —— 不僅對我,而且我可以保證,對我這個年齡段的數千人都是如此”,“他的視頻在網上瘋傳,真是史上最酷的事情之一,”博伊爾斯說,“這種感覺難以言表。我有點激動。”
對於博伊爾斯和其他像他一樣的人來說,柯克對高中,尤其是大學校園有着根本性的影響,這些校園往往傾向於左翼,保守派往往是明顯的少數。
有些人在初中辯論課上開始積极參与政治活動,有些人在新冠疫情期間組織起來,反對校園疫苗和口罩強制令。柯克展現了一種看似觸手可及的自信和信念。
博伊爾斯表示,“在我們這個年紀,上學的時候,左翼思想灌輸得特別多”,“柯克就是我們眼中的亮點。他能把任何左翼觀點顛倒過來。”如今,柯克的組織“美國轉折點”的基礎設施已經幫助年輕的共和黨人壯大了隊伍。猶他州聯盟已經發展到六個分會,擁有500多名成員。
楊百翰大學22歲的大三學生凱·施韋默(Kai Schwemmer)說道,“查理能夠建立的基礎設施本身就令人印象深刻,”。“回想起來,我幾乎記不起哪一天沒有提到《轉折點》,而且我預計這種情況在未來也不會改變。”如此大規模地激勵年輕人,很少有人能做到。“查理在這方面非常出色。”
柯克遭槍擊時,20 歲的萊利·比斯利 (Riley Beesley) 正在為“轉折點”組織做志願者,就站在附近。“親眼目睹這一切,看到它發生在我們美麗的猶他州,真是令人心碎……這種事情在這裡並不常見,”他回憶起人們意識到這一事實時臉上流露出的驚恐和恐懼說道。
博伊爾斯表示,“這給了我勇氣,讓我在校園裡加倍努力”,“如果我們每周安排一次,那就安排四次吧。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為他努力。”
他補充說,猶他州許多擔任領導職務的年輕保守派人士也抱有同樣的想法。“我們鬥志昂揚,蓄勢待發。……對於一個剛到大學校園就參與討論的人來說,尤其是一個真誠、能夠點燃全場氣氛的人——這絕對會讓你熱血沸騰。”
比斯利說,他計畫將自己的憤怒、悲傷和沮喪轉化為柯克留下的願景。“我們必須更加努力,敲開更多門,登記更多選民,在校園裡大膽地傳達我們的信息。我們需要戰鬥,戰鬥,再戰鬥。”
對於正在樹立公眾形象並參與柯克所示範的那種公民對話的年輕保守派來說,政治暴力的陰影突然變得切實可感。
消息傳來後,施韋默立即上網做了一個直播視頻,採訪了在場的學生,拼湊出事件的全過程。第二天,他受邀在柯克的守夜活動中發言。“當然,我按照慣例說是的,絕對會去。我很榮幸能去。然後我收到一位私人朋友的留言,說‘在那裡要注意安全。’”
在發表那番言論之前,他說:“我根本沒想過這跟柯克去世的地方有什麼關係——我根本沒想到柯克就是在這種地方去世的。他死的時候就是在做這種事。這對我來說就像被卡車撞了一下一樣沉重。”現在如果畏縮不前,“就等於背叛了查理·柯克的記憶,背叛了發生的一切。”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誠邀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