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八月的德國慕尼黑街頭,歡聲笑語、色彩斑斕——一支載滿鮮花的遊行隊伍緩緩駛過。你也許會好奇,這究竟是什麼節日呢?原來,這便是已有數百年歷史的“Gärtnerjahrtag” (園丁節)。在這一天,園丁們身着傳統節日服飾,展示他們精心培育的花卉與園藝作品,並伴隨着悠揚的樂聲緩步前行。街道兩旁的市民也被這份花香與喜悅感染,笑容滿面,彷彿共同沉浸在一場夏日的慶典之中。那麼,這個熱鬧非凡的節日,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起源:從瘟疫後的誓言開始
17世紀末,當瘟疫的陰影終於從慕尼黑散去,修道院的園丁們決定用最質樸的方式重燃希望——他們把鮮花、水果和蔬菜分發給人們,並在守護聖人Gertrude 面前立誓:此後每年都要舉行感恩遊行和禮拜,以此紀念新生與豐收。
隨着歲月流轉,宮廷園藝師與貿易園藝師也加入其中。如今,慕尼黑園丁協會繼續延續着這一古老傳統。每年八月的第一個星期二,都會有上千名園丁與花商齊聚園丁節——其中包括來自市區與周邊的園藝團體、青年園丁協會、慕尼黑花卉批發市場的園丁,以及慕尼黑植物園的園藝師們,共慶這個節日。
最初的誓言代代相傳,逐漸演變成了慕尼黑最為絢麗多彩的民間慶典之一。
盛裝的清晨
2025年園丁節當天一早,陽光透過慕尼黑的老城街道,照亮了老城中心的穀物市場(viktualienmarkt)。遊行的前奏——露天音樂會正在舉行。鼓點和號角拉開序幕,空氣里瀰漫著一種既莊重又歡快的氣息,身着傳統服飾的人們,等待着遊行的開始。
音樂響起,遊行隊伍從市中心的穀物市場緩緩出發。馬車、拖拉機被鮮花覆蓋,彷彿是一座座移動的花園。園丁們一路上把花束遞到觀眾手裡,觀眾們則報以微笑,並伴隨着陣陣掌聲與歡呼。
據主辦方稱,今年共有16個團體、3支樂隊、多輛貴賓馬車參加,約有 5500 名觀眾觀看了遊行。巴伐利亞農業部長米夏埃拉·卡尼伯與市長多米尼克·克勞澤也乘坐花車,向市民揮手致意。整個城市都被花香與笑聲包圍,人們的臉上也都洋溢着笑容,連古老的石板路都彷彿明亮了幾分。
儀式與慶典
遊行的終點,是老城裡的標誌性建築 ——“老彼得教堂”。隊伍進入教堂,氣氛從喧鬧轉為莊重。牧師的禱詞回蕩在拱頂之下,燭光映照在花環和祭壇上,讓人感受到節日背後的信仰力量。
禮拜結束後,人群再次走上街頭,最終匯聚在慕尼黑宮廷啤酒坊。這時氛圍又再次變的熱鬧起來——碰杯聲、歡笑聲和巴伐利亞傳統音樂此起彼伏。對於遊客來說,這是體驗當地人如何把宗教儀式與日常生活自然融合的最佳時刻。
不只是節日,更是一種文化
動人之處在於,這個節日雖名為園丁節,卻遠不止屬於園丁。市民、樂隊以及各類協會團體都熱情參與其中。這個節日更深層的意義在於:人們共同向神明祈求風調雨順、豐收平安,同時表達對神的感恩以及對誓約的信守。
在鮮花的海洋里,你會看到一座現代化城市仍舊珍惜着它舊時的傳統;在音樂與禮拜之間,你會感受到時間穿越了幾個世紀。
如果你也想來體驗……
Gärtnerjahrtag 園丁節固定在每年八月的第一個星期二舉行。如果想好好欣賞遊行,建議早點到達花街,可以佔到一個不錯的位置,還可能收穫意外的花束。別忘了遊行結束後再去宮廷啤酒坊坐坐,一杯冰涼的巴伐利亞啤酒,會讓這段旅程更加圓滿。
Gärtnerjahrtag 不只是節日,更是慕尼黑人對神明的敬畏以及與傳統的禮讚。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