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馬爾科·盧比奧(Macro Rubio) 10 月 15 日在X 網站上發帖稱,美國強烈反對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 (IMO) 提出的對國際航運溫室氣體 (GHG) 排放徵稅的提議。
盧比奧表示,“本周,聯合國正試圖通過首個全球碳稅法案,這將增加全球能源、食品和燃料成本。我們不會允許聯合國向美國公民和企業徵稅”,“在@POTUS的領導下,美國將堅決拒絕。我們呼籲其他國家與美國並肩站在一起,捍衛我們的公民和主權。”
據國際海事組織網站介紹,該組織提出的凈零排放框架(NZF)是一套旨在減少船舶溫室氣體排放的國際法規。NZF 制定了一項全球標準,規定船舶必須使用“更清潔”的燃料和技術。排放量採用溫室氣體燃料強度指標進行測量,該指標計算每單位能源消耗所排放的溫室氣體量。
國際海事組織表示,如果確定燃料強度過高,船舶必須支付“與其排放的溫室氣體超過一定閾值相對應的價格”。
船舶必須每年向國際海事組織報告其溫室氣體燃料強度(GFI)。每艘船舶的排放量必須保持在規定的GFI限值以下,而且該限值每年都在不斷嚴格。報告指出,相反,“船舶將因使用更清潔的燃料而獲得獎勵”。
船舶二氧化碳排放量每超過閾值一噸,將被處以約380美元/噸的罰款。如果排放量超過更嚴格的排放限值,還將被處以每噸100美元的額外罰款。包括中國、巴西、南非和許多歐洲國家在內的 63 個國家已經批准了這項措施。
NZF適用於所有總噸位超過5000噸的遠洋船舶。這類船舶的排放量佔全球航運排放量的85%以上。目前正在進行討論,以擴大覆蓋範圍並將規則應用於重量從 400 總噸到 5,000 總噸的船舶。
國際海事組織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於今年4月批准了凈零排放框架。國際海事組織成員國正在10月14日至17日在倫敦舉行的委員會會議上審查該提案,以便正式通過。國際海事組織目前擁有176個成員國和3個准成員國。
一旦通過,這些法規將於2027年3月生效,各國政府將負責執行。NZF的目標是到2050年左右將全球航運業的排放量降至凈零。
10 月 10 日,盧比奧、能源部長克里斯·賴特(Chris Wright)和交通部長肖恩·達菲(Sean Duffy)發表聯合聲明稱,美國不會接受 NZF 的提議。聲明稱:“政府在國際海事組織面前明確拒絕這一提議,並且不會容忍任何增加我國公民、能源供應商、航運公司及其客戶或遊客成本的行動”,“這項措施帶來的經濟影響可能是災難性的,一些預測顯示全球航運成本將上漲 10% 甚至更多。”
聲明將NZF描述為“歐洲主導的全球氣候法規的新殖民主義輸出”。聲明還表示,華盛頓正在考慮對支持NZF規定的國家採取懲罰措施,包括可能禁止這些國家的船隻進入美國港口、對海員實施簽證限制,以及對這些國家擁有或運營的船隻徵收額外的港口費。
脫碳與森林砍伐
世界航運理事會在10月9日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全球航運業支持NZF法規。該聯盟強調了激勵措施的重要性,以盡量減少投資新型綠色船用燃料的風險。該委員會表示,“只有全球規則才能實現全球產業脫碳。如果沒有這個框架,航運業將面臨越來越雜亂無章的單邊監管的風險,這不僅會增加成本,而且無法有效地促進脫碳”。
此前,清潔能源倡導組織 T&E 在 4 月 11 日的一份聲明中警告稱,NZF 將導致大規模森林砍伐。報告稱,如果沒有強有力的可持續性規則,大豆和棕櫚油等生物燃料最終可能會成為希望遵守國際海事組織規定的託運人的首選,因為它們是最便宜的燃料選擇。
T&E 表示,“如果不儘快採取預防措施,這些燃料的使用實際上可能會導致排放量災難性的增加。”T&E 在聲明中警告說,國際海事組織的規定“可能會因推廣第一代生物燃料而導致雨林遭到破壞”。
佛羅里達州州長羅恩·德桑蒂斯 (Ron DeSantis)在 10 月 14 日的 X帖子中批評了國際海事組織提出的對全球航運徵收排放費的提議。他寫道:“被聯合國徵稅比250多年前英國對美洲殖民地徵收的稅更令人反感。這些稅引發了美國革命。聯合國應該停止撥款,而不是通過新的稅收來增加資金。”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誠邀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