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歐洲網
  • 首頁
  • 魅力歐洲
  • 文化歐洲
  • 家在歐洲
  • 資訊歐洲
  • 歐洲與世界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希望之聲-歐洲網
  • 首頁
  • 魅力歐洲
  • 文化歐洲
  • 家在歐洲
  • 資訊歐洲
  • 歐洲與世界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希望之聲-歐洲網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佩洛西訪台餘波盪漾 法國極左派挺中共遭各黨派譴責

2022-08-07
類別: 歐洲與世界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日前訪台,北京當局不僅出言恫嚇,更隨之進行史上最大規模軍演,大有武裝統台之勢,引發國際關注。法國激進左派、“不屈的法蘭西” 黨(LFI)領導人梅朗雄(Jean-Luc Melenchon)隨後發文,明確表態支持 “一中” 原則,被中共駐法使館轉貼、感謝,但卻遭到其同袍的詬病、並發聲挺台,掀起左派聯盟嚴重內訌。

梅朗雄挺中遭詬病 “不屈的法蘭西”立場受質疑

據法媒報道,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於當地時間周二(2日)晚間抵達臺灣,顯示了美國對臺灣的堅定承諾。但在佩洛西3日離開臺灣後,中共軍方於4日開始在臺灣周邊六個海域舉行了大史上最大規模軍演,不但戰機越過台海中線,還發射了多枚東風系列彈道導彈,其中5枚落入日本專屬經濟區,導致印太地區動蕩。

You might also like

美智庫正式宣布與中共進入新冷戰 「它比蘇聯更危險」

美智庫正式宣布與中共進入新冷戰 「它比蘇聯更危險」

2023-03-29
美司法部:FTX創始人向中共行賄4000萬美金

美司法部:FTX創始人向中共行賄4000萬美金

2023-03-29

法國 “不屈的法蘭西” 黨領導人梅朗雄在8月3日發表的博客中,將佩洛西竄訪臺灣的行為描述為 “美國在臺灣的挑釁”(la provocation des USAàTaïwan),並且明確表態 “只有一個中國”。

梅朗雄在博客文章表示,法國自1965年戴高樂將軍後,就只承認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中國人會自己處理他們之間的問題,沒有更理性的解決方式”。

他還強烈批評美國挑釁,譴責美國想要開啟新戰場,認為美國是為了自身利益在台海挑起爭端。

報道說,梅朗雄的這篇文章接連兩天被中共駐法大使館轉推,並稱讚道,“謝謝梅朗雄一直支持一中政策”、“這篇文章顯示仍有西方重要政治人物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

然而梅朗雄此舉立刻引發了法國各界批評,再次把台海議題推上輿論,成為法國“一中”政策大辯論。不屈的法蘭西、社會黨(PS)、生態綠黨(EELV)、共產黨(PCF)等左派政黨集結而成的 “新民眾生態和社會聯盟”(NUPES)更出現同袍的譴責與不滿,內部嚴重分化。

法國外交官方推特賬戶8月4日發布的聲明稱,“佩洛西女士的訪問決不能被中國(中共)用作升級緊張局勢的借口。不能通過單方面的措施來挑戰現狀。法國期望中國(中共)尊重規則,並致力於穩定”。

生態綠黨黨魁白武(Julien Bayou)5日指出,梅朗雄也曾說烏克蘭挑釁。現今臺灣這個國家正自由的應對中國,好像一個民主國家就一定是在 “挑釁” 獨裁者。 白武批評梅朗雄 “觀點落伍”、“地緣政治上的犬儒主義”。

綠黨更隨即發表挺台聲明,譴責中共的軍事恫嚇,表示 “支持臺灣人民與臺灣民主,並呼籲立即停止軍事演習”,拒絕和梅朗雄站在同一陣線。

前總統候選人賈多(Yannick Jadot)也表示,“中國民族主義是合理化野蠻的工具…… 一個中國,其實就是一個獨裁者”。

社會黨(PS)主席弗和(Olivier Faure)則表示,“儘管佩洛西訪台的時機可以討論,但臺灣人民渴望生活在民主中的意願卻不容爭議”。

新民眾生態和社會聯盟一員歐洲議員格魯克斯曼(Raphael Glucksmann)也公開批評:“梅朗雄從一個以集中營迫害上百萬人的政權中獲得祝賀與感謝,還不會難為情,此事非同小可”,並指出,“這個左派根深柢固的反美主義讓他們支持暴君,壓迫對抗他們的人民”。他強調,“支持在北京獨裁者不斷脅迫下建立蓬勃民主的臺灣人,是不容討論的”。

國民議會歐洲事務委員會主席、執政黨共和前進(LREM)議員安格拉德(Pieyre-Alexandre Anglade)指責梅朗雄與 “不屈的法蘭西” 的立場,“他們一向支持威權政體,從不支持民主。同一時間,他們也反對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接着拋棄臺灣”。

右派共和黨(LR)參議員勒魯杜利耶(Stephane Le Rudulier)將梅朗雄稱為 “北京的小傳聲筒”;歐洲議會安全與國防小組委員會主席洛瓦索(Nathalie Loiseau)則在推特上針對中共大使館的轉推諷刺,“他們獲得應得的夥伴”。

對於各界的強烈批評,梅朗雄6日再度發文捍衛自己,表示對 “奇怪的反應” 感到 “訝異”,說只是遵守法國的中國原則,重申 “我們不應該尋求新的戰線”。

學者:中華民國早就成立逾百年 臺灣主權獨立無異議

據法新社報道,“一個中國” 是梅朗雄長期以來支持的立場。去年10月19日,有意參選總統的梅朗雄在法國BFM電視台和RMC電台專訪中談及臺灣議題,語出驚人地表示:“中國沒有入侵臺灣的企圖,除非臺灣自行宣布獨立,這是中國可能、很合理地覺得紅線被跨越了,因此我們必須確保什麼事也不會發生。”

法國里昂政治學院(Institut d’Études politiques de Lyon)學者高格孚(Stephane Corcuff)認為,梅朗雄不僅傳達假訊息,更操縱輿論,是 “思想罪犯”。

高格孚表示,梅朗雄犯了分析上的謬誤,因為問題不在於當中國(中共)攻打臺灣時,是否要參與對抗中國(中共)的戰爭,問題在於:北京是否有權攻打臺灣。

高格孚指出:“因為臺灣是主權國家。因此梅朗雄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混淆兩者,並搞錯問題。若中國(中共)攻擊臺灣,那就是一個主權國家被另一個主權國家侵略,這是國際法明確禁止的。”

高格孚強調,若此事真的發生,法國必須要有立場,“並不是要對戰中國(中共),而是必須要支持國際法”。

高格孚認為,梅朗雄對事實毫無興趣,只強調意識形態。高格孚稱梅朗雄等人為 “法國思想的罪犯”,因為他不僅傳達錯誤訊息,更操縱輿論,需加以譴責。

高格孚談到,由於COVID-19(新冠肺炎、中共病毒)大流行,法國各界開始重新認識臺灣,但最後還不願改變的就是梅朗雄。“看到他的觀念還落後4-50年,真的很可悲。他不願看清中共對人民所犯下的罪,仍看不見中國(中共)已成為怪物一般的存在,就是極權2.0”。

高格孚分析,梅朗雄的回應也顯示臺灣議題在法國仍被誤解,並出現了法國常見的錯誤,也就是說臺灣要宣布獨立。他說,這根本不是問題,因臺灣早是主權獨立國家,即1912年創建的中華民國。臺灣 “獨立” 與否並非問題所在,這是1949年創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共產黨使用的說詞。而中國共產黨從未統治過臺灣一天。

相關文章

美智庫正式宣布與中共進入新冷戰 「它比蘇聯更危險」

美智庫正式宣布與中共進入新冷戰 「它比蘇聯更危險」

2023-03-29

3月28日(週二),美國智庫機構——傳統基金會發布了一份報告,明確指出美國正處於與中共政權的新冷戰當...

美司法部:FTX創始人向中共行賄4000萬美金

美司法部:FTX創始人向中共行賄4000萬美金

2023-03-29

3月28日發佈的美聯邦檢察官起訴書顯示,31嵗的加密貨幣平台FTX創始人山姆·班克曼-弗里德向至少一...

加強聯盟對抗中共 美國會擬邀尹錫悅演說

加強聯盟對抗中共 美國會擬邀尹錫悅演說

2023-03-28

3月28日,《日經亞洲》引述知情人士的話報導說,美國國會正安排邀請韓國總統尹錫悅發表演說,希望藉此促...

天主教神父觀神韻感悟:應該走神指的路

天主教神父觀神韻感悟:應該走神指的路

2023-03-28

美國神韻巡迴藝術團26日下午在加拿大溫哥華進行了最後一場演出。天主教神父喬瓦尼.斯基耶薩裡(Giov...

下一篇
應對能源危機 德國重新啟用燃煤電廠

應對能源危機 德國重新啟用燃煤電廠

編輯推薦

允許難民救援船停靠 意大利新政府釋積極信號

允許難民救援船停靠 意大利新政府釋積極信號

2022-11-05
帶您遊覽法國的六座絕世城堡

帶您遊覽法國的六座絕世城堡

2022-08-06

熱門文章

  • 不在西班牙工作也能生活在西班牙?西國政府推出新種類簽證

    不在西班牙工作也能生活在西班牙?西國政府推出新種類簽證

    635 分享
    分享 254 Tweet 159
  • 2022精選9大德國聖誕市集

    628 分享
    分享 251 Tweet 157
  • 法國傳統服飾趣聞:扣子越多越有錢

    620 分享
    分享 248 Tweet 155
  • 2022歐洲最美麗的10個聖誕市場

    619 分享
    分享 248 Tweet 155
  • 歐洲7個最佳滑雪勝地 度假出遊好去處

    602 分享
    分享 241 Tweet 151
希望之聲-歐洲網 SOH Media ( EU ) LTD

我們的宗旨是提升您的生活品質,為您介紹最具價值的生活資訊,幫助您更加了解歐洲,更好地融入歐洲主流社會。

  • 首頁
  • 魅力歐洲
  • 文化歐洲
  • 資訊歐洲
  • 家在歐洲
  • 歐洲與世界
  • 關於我們

© 2022 希望之聲-歐洲網.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魅力歐洲
  • 文化歐洲
  • 資訊歐洲
  • 家在歐洲
  • 歐洲與世界
  • 關於我們

© 2022 希望之聲-歐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