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即將來臨,伴隨着聖誕季,聖誕老人當然是不可或缺的人物。他那胖胖的身姿、大大的白鬍子、穿着紅色袍子的可愛形象深入人心。而他那笑容可掬的面容、憨態可掬的模樣更是在寒冷的冬日裡溫暖了無數人的心。那麼,聖誕老人的形象是如何誕生的呢?他為什麼被設計成這個樣子呢?這背後有什麼故事嗎?他與可口可樂之間又有着怎樣的淵源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聖誕老人的故事。
聖誕老人在歷史上確有其人。
聖誕老人的原型可以追溯到歐洲的古希臘時代,最廣為人知的說法,指的是公元四世紀左右的大主教聖尼古拉斯(Saint Nicholas, 270年3月15日至343年12月6日)。他居住在古希臘的米拉城,一生致力於傳教和修道,並以樂善好施而遠近聞名。
在歐洲大陸,特別是荷蘭、比利時、德國、奧地利、捷克共和國,在12月6日會慶祝聖尼古拉斯節,以仿效聖尼古拉斯的善舉,向孩子們贈送禮物。這一傳統,也隨着歐洲移民進入到了美國。在北美,荷蘭和英國的移民將聖尼古拉斯的傳統融入了聖誕節的慶祝中,荷蘭語的“Sinterklaas”演變為英語的“Santa Claus”,這便是聖誕老人英文名字的由來。
那麼,聖誕老人的誕生又是如何與可口可樂扯上關係的呢?
可口可樂公司(The Coca-Cola Company)成立於1892年,以生產可口可樂而聞名。在1929年至1933年間,是大蕭條時期,全球範圍內陷入最為嚴重的經濟衰退時期,給各國經濟帶來了災難性的打擊。可口可樂公司也深受其苦。為了走出困境,可口可樂需要創新的市場策略來提振銷售,他們試圖找到一種在冬季銷售冷飲的方法,提高可口可樂在市場中的銷售量,以對抗經濟衰退,使公司走出困境。於是公司推出了一項新的市場營銷戰略,口號是“口渴不分季節”。為了改變人們對可口可樂只是夏季冷飲的看法,公司決定將廣告與聖誕節結合起來,使可口可樂成為人們全年都能夠享受的飲品,提升品牌的形象。
之後,公司便想到了用聖誕老人為其代言。
但是最開始,關於聖誕老人的前身——聖尼古拉斯的形象,說法不一:有穿綠色衣服的,也有穿紅色或其它顏色衣服的,還有穿皮草的,形象上有開心的,也有醜陋的等等。
於是可口可樂公司便委託插畫家哈登·桑德布洛姆(Haddon Sundblom),為廣告重新設計聖誕老人的形象。最初,桑德布洛姆以他的朋友、退休推銷員盧·普倫蒂斯(Lou Prentice)為模特進行設計。在普倫蒂斯去世後,桑德布洛姆便以自己為模特,通過照鏡子,來繪製聖誕老人的形象。
在聖誕老人的畫作中還出現了孩子們的身影,這些形象的原型便是他家鄰居的孩子們,這些設計都為廣告增添了更多生動和親切的元素。之後,桑德布洛姆依舊不斷地對他的設計進行調整和改進,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可口可樂廣告中的聖誕老人形象都是基於他的創作。
最終桑德布洛姆設計的聖誕老人,是一位胖胖的白鬍子紳士,穿着紅色套裝、配有毛茸茸的白色飾邊,系著黑色腰帶,穿着黑色靴子,戴着紅帽子。聖誕老人的着裝之所以被設計成紅白顏色,也是為了與可口可樂商標的顏色相一致,兩者相得益彰。
桑德布洛姆成功地塑造了聖誕老人溫暖、友好、親切、慈祥、富有人情味的形象,符合了可口可樂品牌想要打造的愉悅和歡快的氛圍,為當時正面臨經濟挑戰的社會帶來了一抹亮色。
1931年,可口可樂公司發起了一場標誌性的聖誕廣告推廣活動,桑德布洛姆創作的聖誕老人形象被廣泛應用於各種形式的媒介,並出現在毛絨動物、商品、玩具、油畫等物品中,並成功地將可口可樂品牌與聖誕季節的歡樂氣氛融合在了一起,贏得了大眾的喜愛。
經過可口可樂的不斷推廣,從此以後,聖誕老人成為了每年聖誕季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因為桑德布洛姆創作的可口可樂聖誕老人的形象十分深入人心,也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引發了許多趣事。
有一年,在可口可樂插畫廣告中聖誕老人的大腰帶神秘失蹤,立刻有人猜測是否是因為他最近又變胖了。還有一次,聖誕老人手上的結婚戒指不見了,許多粉絲紛紛寫信給可口可樂公司,詢問聖誕夫人——克勞斯夫人(Mrs. Claus)是否平安?插畫細節的些微變化,都會引起粉絲們的猜測和討論,都能引起人們的好奇心。
現在,聖誕老人已經成為了孩子們心目中的偶像和送祝福的使者。在許多國家,聖誕節前夕,孩子們都會準備好容器,期待聖誕老人送上小禮物,如玩具、糖果或水果等,那意味着他們在這一年中表現很好,是個好孩子。每年的聖誕節,很多的孩子還會給聖誕老人寫信,希望收到禮物。一些國家的郵局,組織專人回信,為孩子們帶來歡樂。
可口可樂公司憑藉非凡的營銷策略,成功的塑造並推廣了聖誕老人這一形象,並使其深入人心,更傳播至全世界。這一經典形象不僅與聖誕節的溫暖和祝福相連,更成為了節日慶祝和團聚的象徵。同時,可口可樂公司也因塑造了這一傳奇人物,而使公司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現在,聖誕老人已成為聖誕期間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成為了聖誕的代言人。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