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很快又將來臨,在德國的聖誕前夕,整個國家都瀰漫著溫馨、熱烈的氣氛。從11月底一直到12月底,無論大都市還是鄉村小鎮都布置得如同童話世界一般,色彩斑斕的聖誕市場、收音機里傳出的聖誕頌歌、隨處可見的璀璨燈飾,一派喜氣洋洋的節日氛圍。
德國的聖誕傳統起源於慶祝耶穌基督的誕生,並與基督教的主題融合在一起。中歐其他國家也以類似的方式慶祝聖誕節。
聖誕節是 12 月 25 日,傳統上的慶祝活動是從 12 月 24 日聖誕前夜(又稱平安夜、聖誕夜)開始。然而如今,從 11 月底開始,聖誕節的標誌、頌歌和裝飾品就已經在許多地方的街景中佔據了主導地位。本文將向您介紹德國最典型的聖誕傳統和習俗。
聖尼古拉(St. Nikolaus)與聖誕老人
聖誕老人起源於聖尼古拉斯的形象,在 12 月 6 日會慶祝聖尼古拉斯日,孩子們把靴子放在門前等待禮物,這起源於神聖的拉主教,他於公元 3 世紀出生在利西亞(今土耳其),受洗時的名字是 “尼古拉斯”。圍繞聖尼古拉斯和他的事迹有無數的傳說和神話,這也是他受到人們喜愛和重視的原因。
許多孩子在 12 月 6 日與前一天晚上把擦得鋥亮的靴子放在門外,然後聖尼古拉斯會在晚上把巧克力、薑餅和堅果等食物裝進靴子里。
所有聖尼古拉斯的故事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傳達了一個善良、樂於助人的形象,他用自己的行為減輕了人們的痛苦。
降臨節花環(Adventskranz)
降臨節源自拉丁語,是11 月 11 日聖馬丁節(Martinstag)和 1 月 6 日耶穌降生的主顯靈節(Heilige Drei Könige)之間的一個齋戒和懺悔日。我們今天所知的降臨期,即聖誕節前的四個星期日。
降臨節花環也是德國典型的聖誕傳統之一,成為許多德國家庭客廳的裝飾。19 世紀,神學家Johann Hinrich Wichern在漢堡的 “Rauhes Haus “孤兒院舉行了禱告儀式,並在冷杉上插上 24 根蠟燭,象徵聖誕節的來臨。
在德國,您也可以自己製作或購買花環。在世界許多國家,降臨節從聖誕節前的第四個星期天開始。
如今降臨節花環由 4 根蠟燭組成。聖誕節前的每個星期天都要點燃一支蠟燭。在聖誕節前的那個星期天,所有 4 根蠟燭都要點燃。
聖誕樹
聖誕樹起源於德國,對大多數德國人來說,聖誕樹是聖誕節的核心象徵。按照傳統,每年平安夜之前,人們都要豎起一棵聖誕樹,用蠟燭、天使、彩條、薑餅和樹頂上的星星把它裝飾得喜氣洋洋。贈送的禮物則放在聖誕樹下。這個傳統的聖誕樹成為家庭聚會的焦點,也是孩子們最期待的聖誕禮物的集結地。
500 年前,人們就有了在聖誕節時在家裡擺放聖誕樹的習俗。這一傳統可以追溯到日耳曼部落時期,他們趕着牛群經過常綠樹,因為他們相信這會帶來好運。冷杉樹和其他常綠植物象徵著生命和生育。人們還用冷杉樹枝裝飾房屋,以紀念冬至,象徵人們對春回大地的盼望。也有認為這一聖誕習俗可以驅邪的說法。
19 世紀初,威廉-霍夫曼(Wilhelm Hoffmann)在魏瑪為貧困兒童設立了一棵公開裝飾的聖誕樹。當時的人普遍很貧窮,許多家庭根本負擔不起一棵點綴着糖果和薑餅的聖誕樹。自 19 世紀中葉起,圖林根州就開始製作玻璃聖誕樹裝飾品,主要由家庭作坊製作,聖誕樹裝飾品起源於圖林根森林勞沙小鎮。
耶穌誕生的場景
傳統上,聖誕夜,全家人會圍着一個精心製作的景觀模型,紀念耶穌的誕生。模型中展示了《聖經》中耶穌誕生的故事,描繪了平安夜這一事件的場景。
有關耶穌誕生場景的第一份書面文獻可追溯到 1615 年,涉及到薩爾茨堡本篤教會的諾恩貝格修道院。17 世紀,居住在南蒂羅爾的山區農民開始在冬季用木頭雕刻耶穌誕生場景。後來布置耶穌誕生場景的習俗傳遍整個歐洲。
19 世紀,人們在家中布置耶穌誕生場景成為一種傳統。在此之前,耶穌誕生場景只出現在教堂里,而且最初只出現在天主教徒佔多數的地區。隨着時間的推移,耶穌誕生的場景設施逐漸增多:牧羊人、天使和馬廄被添加進來,人物隨着內容的增多也變得越來越小。
在德國慕尼黑市中心的聖誕市場中有很多機會欣賞到聖誕故事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這是慕尼黑聖誕市場的一大特色。
聖誕市場內有以木雕著稱的阿爾卑斯山小鎮Oberammergau的耶穌誕生場景的攤位,製作了和真人一樣大小的木質人物,並出售與耶穌誕生場景模型的各種配件,例如精心製作的馬廄、燈籠、牛、驢子等。
在慕尼黑,由以聖馬克西米利安教堂(St. Maximilian)設置的大型耶穌誕生場景最為神聖壯觀。
在聖誕節前烘烤餅乾
在許多家庭中,烘焙聖誕餅乾是一項珍貴的傳統,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基督降臨節期間的烘焙活動可以追溯到基督誕生之前。那時,凱爾特人製作一種掛在繩子上的祭祀食品。這是一種用麵粉和蜂蜜製成的扁平蛋糕,在冬至時烘烤,據說可以抵禦惡魔。
經典的聖誕餅乾通常包括黃油餅乾、肉桂星星餅乾、香草新月形餅乾和 Spitzbuben 餅乾。人們在美妙的聖誕音樂背景下,烤箱里餅乾的香味會營造出真正的聖誕氣氛。
聖誕市場
德國聖誕節的典型傳統之一當然是聖誕市場。每年 11 月底,許多德國城市都會變成冬季仙境。德國的聖誕市場是一場視覺和味覺的盛宴。五光十色的霓虹燈點綴在小木屋上,每一個小木屋裡都陳列着手工藝品、精緻的聖誕飾品、傳統的玩具和美味的食物。市場上瀰漫著烤蘋果、香腸和鬆軟的薑餅餅乾的誘人香氣,人們絡繹不絕地穿梭在熙熙攘攘的市場中。這一傳統也被其它國家所採用。如今,許多地方都會在聖誕節前夕舉辦聖誕集市。
在中世紀晚期,這些市場通常是為期一天的銷售集市,人們可以在這裡購買肉類和過冬的精美產品。後來,籃子編織者、糖果商和玩具製造商增加了銷售商品的種類。烤栗子和堅果等甜食也在市場上出售,當然也少不了美味的熱紅酒(Glühwein)。
聖誕頌歌
在降臨節期間,一起唱聖誕頌歌是一項令人難忘的聖誕傳統。德國有許多美麗的聖誕頌歌,人們在教堂和家庭聚會上會一起唱。這些歌曲優美而感人,為慶祝季節增添了溫馨的氣氛。在許多教區,信徒們還會在聖誕節期間的某個周日聚在一起,聆聽堂區唱詩班演唱最美的聖誕頌歌。
在冬日裡,街頭巷尾傳來的悠揚的聖誕頌歌,的寒夜中回蕩,人們在溫馨的氛圍中感受到團圓和祝福的力量。
聖誕晚宴和平安夜慶祝
聖誕節一般德國家庭是用特製的聖誕鵝或鯉魚和餅乾等作為家宴中的食物。
在德國,平安夜是聖誕節慶祝的重要時刻。許多家庭在平安夜晚上聚餐,通常是一頓豐盛的大餐。但在一些傳統保持比較好的地區,平安夜只提供簡單的菜肴,如香腸配土豆沙拉或燉肉。
平安夜,家庭成員齊聚一堂,共度美好時光。人們分享着傳統的聖誕美食。
美味的聖誕大餐之後通常都是送禮物的環節。在這個夜晚,聖誕樹下的禮物終於可以拆開了。過去,禮物是在 12 月 6 日聖尼古拉斯日分發的。到了平安夜,往往就沒有禮物了。宗教改革後,新教徒將送禮的習俗改到平安夜。在大多數國家,人們要到 12 月 25 日才慶祝和送禮。但在德國,人們會在平安夜送禮物和慶祝。
在這之後,整個家庭在點亮的聖誕樹前合唱着美妙的聖誕頌歌,為這一天畫上完美的句號。
德國的聖誕節是一個傳統與現代相融合的美好時刻,人們透過這些習俗,共同創造出一個充滿溫情和歡樂的聖誕季節。
相關鏈接: